今天要介紹四大金剛,即北宋銅錢中數量最多的四種銅錢,是它們支撐了龐大的北宋銅錢群,也是它們,由于價格便宜,給很多初學者開啟了一張通往神秘收藏屆的窗口。
北宋王朝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東京汴梁、西京洛陽是全世界兩個最大的都市,元豐是宋神宗趙頊的一個年號,共計8年。神宗皇帝啟用王安石變法,國庫充盈,經濟發達,鑄幣因此劇增。
“元豐通寶”錢,有銅小平、折二錢、鐵錢三種,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是北宋神宗元豐年間鑄造的錢幣。元豐錢鑄量之大,版別之多,為兩宋之冠,就小平錢而言,就有400種之多,也有人說元豐通寶的數量比整個清朝的錢幣總合加起還多,當然這也是元豐通寶,但元豐重寶,市面僅有兩枚,真正的有價無市。
宋神宗死后,哲宗繼位,年號元祐,共使用了9年,元祐通寶的錢幣版別繁雜,已發現的品種有數十種之多。以現有宋代錢幣著作和書籍統計,錢文書體多為篆書和行書,傳為司馬光和蘇軾手書,形制為對錢,有小平、折二和折三,銅、鐵質地均有,著名的背“陜”者篆書、行書錢文錢幣,存世量寡少,為錢幣珍品,亦有其它稀缺版式發現。元祐通寶數量巨大,也是毫無爭議的宋錢四金剛之一。
北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鑄,從發行的年號就可以看出,它并非年號錢,而是國號錢。皇宋通寶的錢文有篆書、楷書對錢,一般為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種,皇宋九疊篆的是極品中的極品,是古泉的大珍。后來南宋還鑄造有皇宋元寶,數量就比通寶要少得很多了,現今錢幣學家一般認為該錢幣為“置樣錢”,或“開爐錢”,應不是正用品流通錢幣。
熙寧元寶、熙寧通寶、熙寧重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材質是銅。北宋神宗趙頊,熙寧年間(公元1068~公元1077年)鑄造,有篆書,楷書,隸書。面文旋讀,版別很多,背上有衡字者和隸書者少見。
其實錢只是發行量和存世量有區別,本身沒有什么不同。多多把玩學習古泉,更能夠提高我們對真錢包漿、銹色、工藝等等的認識,遇到你沒見過的真錢就有更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