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人肉搜索成為一個流行詞,人工+搜索的模式能夠八卦出當事人的幾乎所有真實信息。大部分的網民僅將人肉搜索當作獵奇的手段,并沒有意識到網絡的傳播性會給當事人帶來巨大的影響。網絡上五花八門的評論直接與當事人連接,給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困擾,尤其是青少年群體。
成年人有對自己在網上發表的言論負責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對較強,可能受到的影響要小一些。對于青少年來說,還不具備為自己言論負責的能力,如果人肉搜索暴露隱私信息,將青少年的言論與本人直接相連,互聯網上其他網民不負責任的言論將會給青少年帶來極大的心理影響。
2008年的首句流行語“很黃很暴力”,牽連到的是年僅13歲的小學生。2007年底新聞聯播播出一則小學生接受采訪的話:“上次我上網查資料,突然彈出來一個網頁,很黃很暴力,我趕緊把它給關了。”
一個星期之內,這個小學生的出生年月、所在學校等所有真實信息都被貼出,眾多恣意批評小學生虛偽、思想道德敗壞等言論遍及網絡。難以想象這名小學生會承受多大人肉搜索帶給她的巨大壓力,會給她的心靈造成什么樣的傷害。
“我的爸爸是高干”是青少年深受人肉搜索影響的另外一件事例。一個粉絲發表言論“我的爸爸是高干,脾氣很暴躁”,威脅網友不要多管鐘欣桐的閑事。或許這位粉絲的言論有失恰當,但是無所不能的人肉搜索卻讓她承受了無比沉重的輿論壓力。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肉搜索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對個人信息的恣意泄漏已經成為對網民隱私安全的巨大威脅。CNNIC分析師孫秀秀認為,人肉搜索正挑戰網上隱私信息泄漏的底線,從法律層面對人肉搜索進行規范已經刻不容緩。
目前只有個別地區意識到了人肉搜索可能帶來的危害。《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2008年4月1日起實施,條例中明確規定,公布當事人真實信息,給當事人生活帶來重大影響的或會受重罰。期望在不久的將來,不僅僅是廣東,全國范圍內也應該開展相應的規范化研究,還給網民一個安全可以信賴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