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睡覺是個很勞累身心的活,孩子精力旺盛,你越是希望他睡覺,他非得在床上、地下又跑又跳的,整個人都精神百倍。睡前不吼他幾句,甚至不打幾下就不肯睡覺,已經成了一些孩子的日常了。
有一個同學,在網上分享自己帶孩子的日常,她說,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兒子,一天下來,沒有個幾巴掌,這一天是過不去的。弟弟被哥哥摔破了嘴,哥哥挨了媽媽兩巴掌,在大的哭,小的嚎的巨大聲音里,兩個人終于都睡著了。
我也曾經很納悶,孩子為什么總是哭著哭著就睡著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哭對孩子來說,是個體力活,孩子累了容易睡著
大概每一個大人也都是哭過的,哭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心里的委屈要抒發,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在被情緒影響的狀態,哭過之后,身心疲憊。
孩子就更是這樣了,他們的哭一般都是用盡全身力氣的,老人經常說小孩子哭就是干活,孩子哭累了,不良情緒抒發出來了,身體勞累了,情緒上放松了,很容易就睡醒了。
情緒低落,大腦空白,容易讓孩子睡著
如果孩子的大腦在不斷思考,手腳一會兒都不閑著,是很難睡著的。但是,哭泣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大腦里已經是一片空白了,什么也不想,手腳也停下來了,情緒也變得非常低落,停滯不動的狀態很容易就讓孩子睡著了。
孩子眼睛疲勞,需要睡眠休息
孩子哭的時候,需要肺活量,也需要眼睛做出巨大的犧牲,眼淚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孩子就算是不哭了,眼睛也是又酸又疼的,想要閉著眼睛休息休息。眼睛疲勞了,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睡一覺,還真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小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這是個偽科學。父母能不動手打孩子,就盡量不要打孩子。特別是孩子在睡覺前,盡量不要讓孩子帶著不良情緒睡著,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好的。
哭著睡著,讓孩子內心保留一份不良情緒,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孩子的睡眠質量,也關系到他的身體健康成長。有的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打兩下睡著也沒有什么,孩子哭著哭著就睡著了。孩子睡著了,被父母打的經歷,產生的不良情緒就會保留在大腦記憶力,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他容易睡著睡著驚醒,容易做惡夢。睡眠質量不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如果孩子挨打了,爸爸媽媽最好先不要讓孩子睡著。當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以后,父母耐心地和孩子談一談,讓孩子的不良情緒得到釋放。當他心情平靜了,再讓孩子去休息,孩子才能睡得安心、踏實。
打孩子,讓孩子內心缺少安全感,孩子變得不自信。
父母打孩子,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但是這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比別人打孩子更嚴重。孩子如果被別人欺負了,他把那些人判定為壞人,可以去父母那里尋求幫助和安慰。
可是,當那個打他的人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時,孩子的內心是最無助的,他沒有任何辦法逃避和獲得安全。經常挨打的孩子可能覺得自己不好,感覺不到安全,內心是脆弱、敏感的,很難建立自信心,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父母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影響親子關系的良好發展。
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本來就不多,睡前的親子時光可以閱讀,可以做親子游戲,良好的親子關系也是需要維系、互動的。父母經常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就會疏遠、緊張,不利于孩子的性格成長。當孩子逐漸長大,也會變得比較叛逆,父母再想管教孩子也是比較困難的。
孩子犯錯了,我們可以批評教育,但是也最好不要動手,教育孩子最差的方式就是打罵,爸爸媽媽多動動腦子,問題總能解決好的。
孩子的歡笑聲是父母最大的幸福,正確的教育方式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