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秘解》五十九章 畢敦一著
原文 譯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 治身禮道沒有比嗇更要緊的。
夫唯嗇, 只有這個嗇,
是謂早服。 才是先行的打基礎之功。
早服謂之重積德, 打基礎之功就是積精累氣,
重積德則無不克, 精氣積累則能得藥過關,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得藥過關則能結胎大定,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結胎大定就可身外有身。
有國之母, 有身外之身的道物,
可以長久。 就能長存不沒。
是謂深根固蒂、 這就是深根固蒂、
長生久視之道。 長生久視的大道。
簡解:
本章中心在于言明“早服”的重要和什么是長生久視之道以及修至長生久視的主要次第。早服就是先行的打基礎之功,功家又謂為積精累氣,又叫煉己筑基。嗇即積精累氣,是為道的基礎,基礎打好了,往后各個層次易為;基礎沒有打好,向前就會步步難行。
1、治人事天莫若嗇。
治人事天,人,人身,后天;天,指天所賦予于人的道物,先天。此天,非身外之天。治人即是治身,事天即是事道,故譯為治身禮道。治身者,即利用某些方法治理、節制人自己的行為,減少神氣的大量耗損,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禮道者,即從事身中道物的保護、積累、轉化等事,目的也是為強身健體。
嗇,吝嗇,儉省,只進不出,只藏不泄。嗇者,即是對身中道物十分吝嗇,不輕易使之耗掉,藏之深深,勿令之外泄。嗇之對為施,五十三章云“行于大道,唯施是畏”。施為輸出外耗,嗇為收斂內藏,故二者截然相反。
故嗇,質諸于功法,則必為塞兌閉門,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又為絕圣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挫銳解紛,合光同塵等等。也即是致虛守靜、養神頤形、煉己筑基等功夫。
2、夫唯嗇,是謂早服。
服,從事,做。早服即是早從事,早做,意為正式工程前的準備,先行的打基礎功夫。
道家功夫,自大藥生方算正式進道,此前都屬于打基礎的準備階段。張三豐《煉丹火候說》云:“初功在寂滅情緣,掃除雜念,除雜念是第一著,筑基煉己之功也”。又云:“人果能得下手天機,直侯骨髓盈滿,氣滿神全,法財廣大,方可煉大丹”。伍沖虛亦云:“三百周天數,猶有分余象潤數,一侯玄妙機,同于三百侯,方得氣歸一氣,神定一神,精住氣凝,侯足火止,以為入藥之基、存神之舍也”。以上所言,皆謂大藥生之前為打基礎,大藥生之后才為正式煉丹。故,早服者,即指大藥生之前而言。
3、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
重積德,有二義,其一是重新之重(chong);其二是加重之重(zhong)。重新積德者,因一般修者為下德之人,其始必于此下德還返于上德,故稱為重新積德,其義同于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加重積德者,重有厚、多義,加重即加厚、加多,使下德之體變為上德之體,使先之德薄變為后之德厚,故稱為加重積德。二義實質并無大別,均宜。打基礎之工,就是將已失之神氣補足,補到有生之初。不補之至足,大藥不生,故言“重”。積德者,即是積精累氣,使身中道物聚集日充之謂。所以早服即是重積德,重積德即是早服。
無不克,謂人之一身上下,從足至頂所有脈絡竅道,已無不通暢。伍沖虛《仙佛合宗》云:“自服食大藥之后,三關九竅阻塞之處盡已開通”。無不克即是謂此。因為重積德,待到德之厚比于赤子,是精已盡化為氣,此氣至足,再向上修去就能生大藥了。此藥經過關服食即是自二返一之“一”,是純粹先天道物,因而最為靈奇,所以各個關節脈絡盡皆開通,全身無有不能到者,就是新舊疾患也因之而不藥自消,故此謂之“無不克”。
此大藥過關服食是正式入道之始,因這之前只是打基礎的準備,世事尚可偶爾予聞與接;而服食之后,則必與之完全斷絕,全身心投入尚恐不及,決不能稍涉世事了。此步功夫,功家又謂乾坤交媾、情來歸性、抽鉛添汞、取坎填離等名,如果沒有前之早服重積德,就不會達到無不克這一步。
4、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莫知其極,歸于大定。大定者,寂靜如死,不知天地人我,故曰“莫知其極”。此為養胎乳哺之功,是繼無不克之后而有,其前功家又謂大周天煉氣化神,十月養胎;其后功家又謂煉神還虛,三年乳哺。
可以有國,有國即是胎圓神化,身外有身。五十四章有“修之于國,其德乃豐”和“以國觀國”之語,其國與此國相同,都指還虛之功。還虛者,即是在煉氣化神之后,又進步加功,使神通過大定更加純陽,使嬰兒更加老成,達到隨用受使,進出無礙的地步,可以出神顯化,身外有身,神通皆具,無所不能。有國者,別有君民一方世界之謂,即指顯化之身,其身可以隨意增減,多則不能勝數。
以上早服(重積德),為初級層次工夫;無不克和莫知其極前部分,為中級層次工夫;莫知其極后部分和有國,為高級層次工夫。自早服至有國的四句話,就已經將為道的各層次功法都包括進去了,如煉己筑基,小、大周天,過關服食,十月養胎,三年乳哺等等。
5、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有國之母宜解為:經過鍛煉而達到凝聚不散、出神顯化地步的道物。母即是道,一章“有名,萬物之母”,二十章“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其母皆為道之比;國者,即五十四章“修之于國”之國,因為三年乳哺已成,另立乾坤,別有一方世界,可以獨自往來,出入無礙,出則達地通天,千變萬化;入則歸為一神,靜寂不動。不似先前只出無歸,故曰有國;又因為此時道物,已有牢固根基,能夠歷久不衰、長養不失,所以又謂“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深根固蒂,是修飾長生久視的,言這種長生久視不是膚淺表面的,而是根本徹底的;不是可以輕易動搖的,而是堅固持久的。
長生久視,是修飾道的,這種道不是別種道,而是能長生久視的道。
此二句總言自嗇以后一系列工夫的最終結果,而這個結果得來都是源于最初的“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