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潤表: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費用、利潤等要素。通過利潤表,可以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水平以及經營效率。
2.資產負債表:展示企業在特定日期(如季度末或年末)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資產負債表有助于了解企業的資產結構、負債水平以及償債能力。
3.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情況?,F金流量表有助于評估企業的現金流動性、籌資和投資活動的現金需求以及未來的現金流預測。
4.應收賬款周轉率:衡量企業應收賬款回收速度的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企業應收賬款回收速度越快,資金利用效率越高。
5.存貨周轉率:反映企業存貨管理水平和銷售能力的比率。存貨周轉率越高,說明企業存貨周轉速度越快,資金占用越少。
6.流動比率: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比率。流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保障程度越高。
7.速動比率:剔除存貨和預付款項后的流動比率,更能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真實情況。速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8.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負債水平的比率。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企業負債越多,財務風險越高。
9.產權比率:衡量企業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之間關系的比率。產權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負債相對于所有者權益越高,財務風險越大。
10.凈資產收益率(ROE):反映企業股東權益收益水平的比率。ROE越高,說明企業為股東創造的價值越高。
11.總資產報酬率:反映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獲取利潤的能力??傎Y產報酬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利用效率越高。
12.營業利潤率:反映企業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之間的比率。營業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營業活動的盈利能力越強。
13.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企業成本費用與營業利潤之間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現越好。
14.杜邦分析法:通過分解ROE來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效率。杜邦分析法有助于識別影響ROE的關鍵因素,并為管理者提供改進方向。
15.杠桿比率:包括財務杠桿比率和經營杠桿比率,用于衡量企業負債和固定成本對企業利潤的影響。杠桿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盈利對負債和固定成本的敏感度越高。
16.財務結構分析:通過比較企業不同時期的資產負債表,分析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變化趨勢,從而評估企業的財務穩定性和發展潛力。
17.增長率分析:通過比較企業不同時期的利潤表或資產負債表,分析企業收入、利潤或資產等指標的增長率,從而評估企業的發展速度和成長潛力。
18.趨勢分析:通過對企業連續多年的財務報表進行數據分析,識別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趨勢,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
19.比率分析:通過計算各種財務比率,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財務分析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