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在即,本刊接到一些讀者來電,請求刊載指導復習文章。鑒于此,本刊將組織資深教師撰稿指導,同時歡迎各學科任課教師就“中考復習迎考”這一主題投稿,本刊將擇優選登。投稿網址見本刊“天頭”處。
初三數學總復習是整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 的一個重要環節。
1、重視課本,系統復習
中考命題以基礎題為主,有些是課本上的原題改造的,雖然后面的大題“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的引伸、變形或組合,所以復習應以課本為主。因此必須深鉆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使之形成結構。課本中的例題、練習和作業要讓學生弄懂、會做。
2、要把培養學生能力這一思想貫穿整個復習的始終
數學核心能力的思維能力,縱觀中考數學試題中對能力的考查,大致可分成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考查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純數學問題的能力。第二個層次是考查閱讀理解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1)變更命題的表達形式,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可以使學生養成深刻理解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審題能力。(2)尋求不同解題途徑與思維方式,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對問題解答的思維方式不同,產生解題方法各異,這樣訓練有益于打破思維定勢,開拓學生思路,優化解題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3)變換幾何圖形的位置、形狀和大小,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引導學生把課中的例習題多層次變換,既加強了知識之間聯系,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鞏固知識又培養能力的目的。(4)改變題目的條件和結論,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這樣的訓練可以克服學生靜止、孤立地看問題的習慣,促進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再認識,培養學生研究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3、抓重點內容,練習熱點題型
多年來,初中數學中“方程思想”、“函數思想”貫穿中考試卷的始終,所以要重點復習好這部分內容。應用題十分注重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這在中考試卷中已經常出現,而且難度較大,其中探索性應用題在平時較少涉及,總復習中要把有關此內容的題目集中研究一下,適當加強這類應用題的訓練,做到有備無患。另外,“開放題”、“探索題”、“閱讀理解題”、“方案設計”、“動手操作”等問題有利于考查學生探索能力、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成為近幾年中考的熱點題型,這種類型問題大部分源于課本,有的對知識性要求不高,但題型新,背景復雜,文字表達冗長,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這段時間里要適當訓練一下,以便學生熟悉、適應這類題型。
(潘建明:華羅庚實驗學校數學教師)
2006年中考數學這樣考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天利考試信息網 點擊數: 491 更新時間:2006-9-6
解讀《中考說明》,復習分三步走
第一步:透視考點,落實雙基
一般的說,第一輪復習可按初中數學知識體系,把初中28章的內容歸納成“數與式、方程(組)與不等式(組)、函數及其圖象、統計初步、立體圖形、線段(角)、圖形的變換、三角形與四邊形、解直角三角形、圓”共10個單元復習。
每個單元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考點透視:從近四年的中考題中,選取本單元應考的知識點,進行概括性的歸納。
(2)考題分析:以近四年的中考題為素材,把既能夠體現本單元重要知識,又在多省市考卷中出現的中考題精選出來,進行分析、講解,以做到考點與考題的一致性。
(3)考題訓練:緊扣本單元的考點,完成一套有針對性的練習題,以檢查對本單元考點的掌握情況。
第二步:題型分析,訓練思維
研究中考數學題型,探求中考命題的規律,把握命題的動向,這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以及考生應考,都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完成第一輪單元復習的基礎上,同學們有必要對目前出現的“概念型試題、技巧性試題、隱含性試題、多解型試題、簡答題、作圖題、應用題、說理型試題、開放型試題、探索型試題、解意自編題、研究型試題”等進行歸納、分析,以掌握各種題型所表現出的不同思考策略和解題方法。從而克服畏懼心理。
第三步:綜合模擬,培養能力
經過初中階段循序漸進、腳踏實地的學習和兩輪的總復習,學生的基礎知識已經過關,基本方法已經掌握,接下來第三輪便是綜合訓練,是實戰前的演習和熱身。
它的主要作用有兩個方面:
(1)解題能力的實際檢驗與強化提高。
精心做幾套綜合性訓練題,一方面是“雙基”的又一次全面覆蓋,另一方面是課本重點與考試熱點有針對性的強調,它的綜合性和仿真情景都是平時做作業或單元考試所無法代替的。
(2)考試經驗的實際積累和不斷豐富。
中考要取得好成績,首先基礎要扎實,其次真本事要能發揮出來。
綜合訓練既把知識、能力兩者結合起來,按考試規律辦事,又是一次心理訓練,有利于大家把穩定的情緒帶進考場,發揮最佳競技狀態。
近兩年中考數學的特點
不少試題源于課本
近年來中考數學有許多新題型,多數試題取材于教科書,試題的構成是在教科書中的例題、練習題、習題的基礎上通過類比、加工改造、加強條件或減弱條件、延伸或擴展而成的,也就是說,教科書中的例題、練習題、習題為編擬中考數學試題提供了豐富的題源。
用新情景考查“舊”知識
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的試題尤其是課改試驗區的中考試題都不是局限于對知識本身的考查,而是重在創設一個新穎的情境,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靈活應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開放性試題漸熱
當前,對數學開放性題目的研究已成為數學教學的熱點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同學們要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社會,從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反過來,為生活、生產服務。多注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如銀行商標圖案的對稱性分析,自行車行駛中有關數據的函數關系,測量電視塔的高度與解直角三角形等等。
考題的難度有所降低
過去,繁難的幾何問題使許多學生頭痛。近年來,中考降低了幾何證題的難度。新大綱刪去了利用切線長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線定理進行有關的證明。
代數方面,降低計算難度的有:削弱了一元二次方程知識的專項考查,只要求解簡單的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刪除的內容有: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在實數范圍內分解二次三項式;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列出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應用題;二元二次方程。
注重“閱讀能力”的考查
縱觀近年來中考數學試題,很多試題都是以圖像、圖表為背景展現在考生面前,形式多樣。解答這類試題需要通過觀察圖像、整理信息,抽象出數學問題,并用數學語言抽象成數學模型,使同學們“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加強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初中數學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等;數學思想有: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化歸思想等。在中考數學復習中,大家應有意識、有目的、適時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06年中考數學預測
實行新課程標準之后,中考數學命題“狠抓基礎,注重過程,滲透思想,突出能力,強調應用,著重創新”的指導思想不會改變。與新課標相適應,預計今年中考將呈現以下特點:
試題難度降低,將從以往的論證轉向發現、猜測和探究
幾何試題將會主要考查學生對圖形敏銳的觀察力和對數學規律的發現探究能力。讓學生從常見的幾何圖形中提出問題,并通過對問題的探索,發現數學規律。
代數方面,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日漸普及,運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尤其是一些較為繁、難的計算題目沒有出現,中考數學試題的計算量都很小,這也是2006年中考命題的一個趨勢。
關注實際生活,注重應用能力,聚焦社會熱點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數學背景的“現實性”和“數學化”。 能用數學眼光認識世界,并能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處理解決周圍的實際問題。
預計2006年考查應用能力的試題將會繼續結合社會熱點來設計,以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為問題的背景,讓學生從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歸納出變化規律,并能用數學符號表示,最終解決實際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試題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會過高,重心會放在分析上。
考查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試題將成為命題的方向
預計2006年中考試題會從歸納型試題、方案設計型試題、猜想型試題、探索“存在”或“可能”型試題、動態型試題、開放型試題、閱讀理解題、自編題、研究性學習題和數學試驗題等十大類型試題中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引導學生更多地通過自己的探索來體驗發現、創造的過程和樂趣,增強創造的欲望,積累必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