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偉
近年來,老年癡呆已經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讓許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嚴重受損。然而,對于一些可能已經患上老年癡呆的危險信號以及老年癡呆患者需要哪些細致生活護理等問題,很多人卻知之甚少。就此,記者采訪了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銘維教授。
當心輕度認知障礙“靜悄悄”襲來
▲患者家屬:真后悔當初沒及時帶老人做個檢查
“老人六年前退休后,大多數的時間都宅在家里,總是沒精打采的,好像一下子對什么事都失去了興趣”,據家屬回憶,今年年過六旬的周大爺在退休后兩年左右的時間出現了記憶力下降、愛忘事的情況,“剛開始時,是做飯常忘記放鹽,多次提醒卻仍然記不住。一開始還以為是歲數大了,出現正常的記憶力下降,也就沒太當回事。可漸漸地,他開始對剛剛經歷的事情、說過的話、看過的電視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凈”。
更令家人擔心的情況是,此后不長的時間,周大爺逐漸喪失了對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喜歡坐在那里發呆,不愿意和我們交流。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弄不清是上午還是下午,總愛翻騰家里的東西,像是在找什么。可是問他在找什么,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面對老人出現的更加嚴重的新情況,家人連忙帶著他到醫院就診,老年性癡呆的診斷結果讓家人很是懊悔:“如果當初在他剛出現問題時就及時帶他看醫生,或許能避免出現現在這種情況”。
▲專家問診:輕度認知障礙者是癡呆的高危人群
“人年紀大了,會出現做事情丟三落四,一些人記憶力明顯下降,這種現象可能是輕度認知障礙。需要當心的是,輕度認知障礙者是癡呆的高危人群”,王銘維教授特別提醒,中老年人如果出現記憶力明顯減退及認知功能障礙時,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已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癡呆癥。
王銘維教授分析,輕度認知障礙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癡呆的中間群體,患者有記憶障礙或其他認知方面的異常,但是還沒有達到癡呆的嚴重程度,病情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早期識別輕度認知障礙,早期干預,是減少癡呆發生的一個有效方法。“認知功能障礙向癡呆發展的過程是長期的,如在發生癡呆后再開始治療,已有的損害多不能逆轉。因此早期干預具有重要意義”,專家建議,對于早期認知障礙,可以通過以下方面進行干預:
積極鍛煉大腦,主動多用腦、勤用腦,這有利于保持大腦健康,延緩腦功能的衰退,降低患老年性癡呆癥的幾率,并且可以延緩輕度認知障礙向癡呆轉化的進程。對此,老年人可注意培養良好的生活愛好,比如:下棋、書法、演奏樂器等等。針對周大爺在退休后出現的總沒精打采的情況,王銘維教授建議,老人在退休后要主動轉變社會角色,適應新的生活狀態。要盡量多參加社會活動,多與人交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長期堅持適度運動,有利于老年人緩解認知功能的減退;
此外,還應注意合理安排膳食,定期體檢;生活起居要規律,老年人可多給自己安排一些業余活動,比如:讀書看報,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也很好。
老年癡呆患者需要這些生活護理
▲患者家屬:除了照顧吃喝拉撒,我們還應當做些什么?
“我媽媽患老年癡呆快三年了,老人的生活已經不能自理了,忘記了如何穿衣服,不能自己去大小便”,近三年來,王女士和姐姐一直輪流細心照顧母親洗臉刷牙、吃飯穿衣等,“這些方面細心一點兒就可以了,可是最讓人心里難受的是媽媽的精神狀態,她時常會目無表情地待著、看上去特別孤單,看不出喜怒哀樂。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法,想讓媽媽開心些,想讓她像患病前那樣,性格開朗些,多和我們說說心里話,可是都效果甚微。想請教專家,除了照顧吃喝拉撒,我們還應當做些什么,能讓媽媽更開心些?”
▲專家問診:建議家屬做好四方面護理
王銘維教授表示,對于老年癡呆患者的陪護、照顧,一般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在日常生活方面,應仔細觀察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清哪些尚可以自理,哪些可以在協助后自理,哪些已經完全需要照顧。積極給予其精神安慰和生活調養,豐富生活內容,特別是依照患者情況有計劃地進行記憶力、計算能力、手工操作、語言溝通等方面的訓練,盡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家屬應多與病人交流,鼓勵病人廣交朋友和參加社會活動。對輕度癡呆的老人,建議適當督促老人自己料理生活,如收拾房間、整理個人衛生,使患者與周圍環境有一定接觸,以分散病態思維,培養對生活的興趣,活躍情緒,減緩精神衰退。對中、重度癡呆老人,家屬要花一定時間幫助和訓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梳洗、進食、疊衣被。必須注意的是,幫助病人料理個人生活,并不是什么都去幫病人做,也不是看著病人自己去做就不管了,要依照患者具體情況進行照料、指導,其目的是為了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訓練生活自理能力。
嘗試著幫助老人回憶愉快的往事。有研究表明,回憶治療是一項有效的措施,一些老年癡呆患者在回憶談論記憶起的愉快的往事時,他們的語言會變得較流暢,精神狀況也比較好。對待記憶力已經明顯下降的老人應多鼓勵,體現尊重和愛護,取得老人的信任,幫助其改善記憶能力;
對異常行為多一些理解、寬容,特別要注意安全護理,尤其是對中、重度癡呆患者要處處事事留意其安全。比如:照料中、重度癡呆患者是應特別注意,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見、找得到的地方;家里的藥品、熱水瓶、刀剪等危險品應放在安全、不容易碰撞的地方;病人所服藥品要代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服下肚;不要讓患者單獨承擔家務,以免發生煤氣中毒、火災等意外;進食時有人照看,避免食物嗆入氣管。
同時,老年癡呆癥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對此,應鼓勵病人與家人和親友多交流,從思想上、情感上盡可能溝通,以減少病人的孤獨感。老年癡呆患者理解能力下降,家人應主動與之交談,并要有足夠的耐心,注意交流時,語速要緩慢,語句要盡量簡短,如果患者一次沒有聽懂,應耐心重復幾次。 (下轉2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