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動物》羅伯特·賴特著,中信出版社
《道德動物》是《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書之一,也是最振奮人心的、真正重要的科學讀物之一,迄今為止已被譯成20余種文字。
本書以達爾文的生平及其作品為脈絡,從一些非常有趣的社會問題出發,比如,人類的一夫一妻制不只是法律的規定,這種制度還有著深刻的進化淵源。再如,手足之間為了得到父母關愛而進行的競爭其根源在哪里?為什么父母對自己的子女也會有所偏愛?自欺欺人的生物學根源是什么?逐步深入到人類進化的生物學基礎,從進化的角度審視了人類的情感、友誼和競爭、攻擊等心理或行為,對人類基于基本道德假定的日常行為及其動機進行了再思索。
文學
《耶路撒冷》徐則臣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耶路撒冷》重點觀照70后這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獨特的生活現狀和精神疑難與困惑,探索他們進入中年的心路歷程。這部作品是作家生活經驗和文學經驗的一次重要總結,是中國70后作家走向成熟的標志性作品。小說中,在北京名牌大學讀博士的主人公為了籌集求學耶路撒冷的費用,回江蘇老家賣掉祖宅,而后接連與幾位兒時伙伴相遇。他們各自的人生境遇、理想追求和對往昔生活的回顧,映照出一代人的成長,也提供了當代中國從鄉村走向城市、又從城市走向世界的轉型時代的多個側面。
這部作品是作家生活經驗和文學經驗的一次重要總結,被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譽為是“70后作家迄今最具雄心的長篇作品”。自《當代》2013年第六期《當代》雜志首發后,受到評論界、媒體以及讀者們的一致好評,并成為《當代》文學拉力賽“2013年第六站冠軍”。
藝術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 沈從文談藝術與文物》(精裝)沈從文著,重慶大學出版社
1949年以前,沈從文是作家,寫了四十幾本小說和散文;1949年后他轉行做了文物研究專家,和壇子、罐子、綢子、緞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間的專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從事文學創作時少,對文物的鑒賞和積淀的藝術觀同樣是大師級的。
本書即收錄了作者“另一半”創作:鑒賞文物的心得和對藝術的感悟。包括四十幾篇筆記、隨筆、講稿和學術文章,涉及器皿、織錦、服飾、書畫等類,還談了個別地方的民俗文化。從中不僅可以飽覽豐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藝術,也可尋覓沈從文離開文學圈后的生命軌跡。
《唐詩風物志》毛曉雯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在世風開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詩寄情、敘事、言志是一種風尚,詩歌在唐代空前綻放。與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熱情,他們熱進取、愛美妝、輕規訓、喜游耍,熱衷精神愉悅,也沉醉于世俗生活。
本書從唐人的行、婚、花、夢、歡、衣、妝、食、戲九個方面,娓娓細敘唐人的世俗百態,文字講究而帶有活潑之意,徐徐展開一幅唐人生活的畫卷。
《國風墨韻——— 董培升藝術評論集》劉巨星主編,河北美術出版社
河北作家董培升藝術評論集《國風墨韻》近日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全書分為“山水情懷”“人生畫境”“花鳥意趣”“墨韻生香”“油彩視界”五個部分,收錄了作家近年來的四十余篇藝術評論。不僅涉及山水、花鳥、書法、人物及油畫,而且涉及傳統、現代、抽象、具象、工筆、表現等多種藝術形式的作者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