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圓智老師教打坐之:參禪四句

圓智老師教打坐之:參禪四句(2011年6月,海口)

     ……

     為什么說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呢?

     這個勁兒一起來就是一股力量,這個力,就是業力。

     所以我們修行人,隨時隨地要守護好自己的心意。

     身口意三門,尤其是這個意門。不要讓這個意門里面冒出那種情緒性的,造作式的,嗔癡式的,緊張力量。

     這個做不到,或者說,我修的時候忘記這個。你去修再多,你的緊張造越多的時候,那就是正好與清凈的道,與無為的道,與大自然那種止于至善的和諧背道而馳了。

     所以說,一定要覺察自己的狀態。

     任何任性的,開玩笑的,較心勁兒的這些東西一出來,馬上要知道是自己在造業,錯了。

     第一信號要知道自己錯了。然后呢,要知道不要被它迷惑。

     不要被這個習氣迷惑。我要研究這個習氣…..

     好,別動別動,我就在這習氣上面,我看它為什么我老被它牽著鼻子轉……

     我再看看再看看看看看看……

     就定在這個習氣上。我不取不舍。

     我也不是去打擊它,我也不是去抓它,我也不揍它……

     我只是把它作為一個研究對象,我來看它看它看它……為什么它老牽著我的心動。

     這樣子把它看透。

 

     不是想透,我講看的時候要看。

     這個看,不要有一個,我要把它搞定的心。不需要。你只要認識它。從新認識它。

     因為你原來只認識它的表象,所以才會被它牽著鼻子轉。

     你沒有真正地認識它,才會被它誤導。你真正地認識它,一點點地認識它,不要著急,我就要認識它到底是什么?我為什么老是被它左右?為什么老是讓它牽動我的心?

     你這樣一心一意地,不加想法,體會,體會,體會……

     有感覺沒有?那就感覺。深入地,再感覺感覺,再感覺,再感覺……

     哎。你一心一意進入感覺狀態。

     這感覺不需要起心動念。只是說你留心感覺。一點點地去認清它。

 

     一個力量出來要忍不住的時候,要盡量忍住。我現在研究它,我從新認清它,感覺它,把它感覺透徹。

     不要起心念。自然地感知。

     越放下越好。越無為越輕松。只是感知。

 

     不是想喔!某某(學人名字)!對著你內在自己堵住的脾氣,從新認識它。

     為什么它能牽著你跑?這里面到底是什么?

     不要動心!不是起心動念來看它。自然地看。如如不動像死人一樣地看。

     對——。

 

     像死人一樣地體會,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老是動我的心?這個緊張的力量,我讓它緊,我再看看,我讓它緊,我再看看……

     不要怕它緊喔!讓它緊,我再看看,再看看,再體會。它能緊到什么樣子。它這個緊里面,是什么構成的?

     這全都是觀察。

     覺,喔!清凈平等覺的工夫。清凈平等覺跟起心動念的意識覺是不一樣的。這個覺是自然的,本來就有的覺。

     把想要覺的心丟掉,不動,就這樣再看看,再看看,自然而然地體會。

     一遍一遍自自然然地體會。嗯。

     但是你貪心起來了,又想去求結果的時候,馬上止住,別動,再來看。別動別動別動,體會體會體會……再來覺。喔!把那個有貪嗔心的覺止住。

     然后呢,別動別動,再覺覺,再體會體會……

 

     想法!你有想法了也讓它去!不要被想法牽著跑。甚至說包括想法這個心你也可以覺一覺它。

     這個工夫,就是一個覺照的工夫,拿自己佛性來用的工夫。

     但是佛性啊,你拿意識來用的時候它就不是佛性了。

     所以首先你要把你的意識終止,不再散亂,不要去壓它,不要去憋它,你只是保持不被意識影響的一個穩定狀態,不散亂的狀態。

     在這個不散亂的狀態里面仔細地去體會、覺察。把你那個緊張的習氣,就這樣一點點地,順著它,要很旁觀的,一點都不介入的,再看看,再體會,再體會,再體會,再體會……

     不管它怎么緊,都是這么體會。

     這個觀察有點難度。所以一般散的心,急躁的心的人修不了。只有真正放下來的人才能打參禪。但是我們慢慢明白這個奧妙呢,不能時時刻刻參,我參一念,二念,三念可以吧?

      我們的習氣無時無刻它都在里面掙扎,但是我們要參禪的話,下決定正念!別動,我體會體會,再觀察觀察,知覺知覺……

     自然地覺。如如不動地,覺一覺。覺一覺。那個心里它就有一個透徹。

     這樣子修就叫看破。只有看破,才能有覺悟、有開悟。

     一切,按照這個方法不斷深入的時候,那個看的結果,一定會一點一點地出來。而且看破的東西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

     所以說,不是想,不是急。而是說,放下以后自然地體會。

     一個感覺來,別動。放下。讓它去。再體會體會。一個感覺來了,我再放下,讓它去,讓它去,再體會體會……

     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旁觀者的覺。成為自己內心的旁觀者。

     因為我們總要把心抓得死死的,那個心是個賊心。沖動的心,造作的心,有生有滅的心。

     我現在有生有滅的心丟在邊上。我來看它怎么樣,看它怎么樣,看它怎么樣……

     這一個觀,它自然有一個能看的心,這個是不生的,我根本就沒有提起一個想要看的心。我只是暫時中止住我想要看的心。進入一種自然的覺察狀態。

 

     不是想,不是著急喔!著急是貪!那是被左右的錯覺。被它驅使了!你已經被牛魔王牽著鼻子跑了!錯了!

 

     所以說,任何一個念頭、感覺來了,讓它去,我再看看。冷靜理智地,再看看,再看看,再看看……不管什么狀態,你首先要不被它騙。這點有難度喔!要下決定的!

     假的。不要被它騙。我再看看。

     所以參禪我一般是給四句話:假的。不管它。讓它去。再看看。

     假的。不管它。讓它去。再看看。

     假的。不管它。讓它去。再看看。

     假的。不管它。讓它去。再看看。

     這就是一步步的知道,假的道理上,見解上,我知道它是假的,不被它騙;

     第二個,不管它。把那個想要去整的,想要去對治感受的習慣給它中止住。把自己的錯誤,可能發生的錯誤,中止住;

     然后呢,讓它去。進一步,把我這個中止的心,再丟掉。讓它去。放下這個把持。

     再看看。最后剩下的就是完全沒有自己的習慣意識干擾的,成見的誤導的,正覺。

     前面要,一個感覺來,你馬上要知這是錯覺。所以,“假的,不管它”。這是禪定,定的覺。還不夠!“讓它去”,這才是心無掛礙,放下來的。我已經不想超越自己思想意識的影響,“再看看”,再看這個狀態就跟我們凡夫的看不一樣了,它已經超越思想理智這個成見的影響。所以再看的時候它就是正覺。

     假的。不管它。讓它去。再看看。記住,啊?!

     其實呢,如果你修的好的人,“讓它去。再看看”。自然地你就可以看了。但是我們現在修得不好,習氣太重,就多加幾個,假的,不管它,讓它去,再看看。

     我有時候參禪,讓它去,讓它去,讓它去,讓它去……其實你一邊說讓它去自己就在覺察了。

     讓它去,讓它去,讓它去,讓它去……你一邊讓它去讓它去你的心就在放下嘛!

     讓它去,讓它去,讓它去,讓它去……這個時候你的心就如如不動,完全地進入一個超越外在誘惑引導的這種錯覺的層次了。

     超越之后,讓它去讓它去讓它去……就是自然的覺察。這就是佛性不生不滅的覺,本來覺。

     所以說,我們都是拿一個意識的生滅覺,離開了本來覺,這樣子看問題就看不透。

     但是我們明白了,我們要回到本來覺,本來清凈的覺。不是意識生滅的這個錯覺,情感誤導,想法誤導的這個錯覺上。

     所以參禪很簡單啊,對不對?

     我不管它,讓它去讓它去讓它去,一念念地讓它去,一念念地放下,你不介入你的感受。任何感受來你都讓它去。你真心地讓它去,然后你就超越原來的感情驅使。然后你就進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進入旁觀你再讓它去就越來越澄清,越來越透徹。

     這樣子所有內心的煩惱結、緊張,自然就在你這個讓它去的覺察研究中把它給看透了。

 

     聽到了沒有?!記住沒有?!不要一股習氣在那里漚漚漚就開始了,就抽風不好的喔!

    (學人:……)

     要學會這個理智。頂不住的時候,最笨的,先念個經,念個咒。用念咒的方法來定心,特別好。你念咒的時候嘴巴在動啊,但是你沒有執著一個好一個壞,對不對?這樣子可以打破內心的執著的。

    (學人:……)

     慢哪?六祖花了十五年,你想比六祖還快呀?!

    (學人:……)

     因為你提起來的觀察心不是慢,是因為你執著習慣了。是你的執著把你的觀察力遮蓋了。佛祖開悟時說什么?噢!真是稀奇啊!原來閻浮眾生每個都有無盡的智慧功德寶藏,只是被妄想所覆蓋了,不能顯了。

     那你現在為什么會緊,這個緊的是什么?這個緊是你的妄想在里面把持啊,你在排斥啊,因為你沒有善心,你在排斥那個對境,對不對?你有嗔業,在抵觸它。這叫善根不夠。懂吧?因為六祖是黑五類,他爸爸是流放的,就跟我們那個地富反壞右一樣的。所以他小時候別人誰要欺負他他是不敢吭氣的。不吭氣,而且老老實實地忍受忍受慣了。這叫善根。你現在是天王老子天下第一,什么事來了你就不行啊我要怎么樣啊!那個心里忍不住要造反的,那不叫善根,那叫惡根。一個感覺來你是不是在那里抵觸啊?要掙扎啊?那個掙扎是什么?掙扎是貪嗔癡啊!

……

 

(錄音記錄,未做修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七、觀心的方便法可分為兩類
如何觀香?觀照與明心見性,萬物皆為“體、相、用”!
楊誠老師說五
如何做到無念而念
菩薩界(佛、圣人)有五十二個階級
如何做到心止念絕不起心動念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波密县| 海宁市| 杂多县| 侯马市| 凤山市| 永寿县| 常熟市| 保定市| 石台县| 麻江县| 铁力市| 钦州市| 墨玉县| 武强县| 响水县| 平江县| 金阳县| 互助| 东乌珠穆沁旗| 阿坝| 开鲁县| 怀宁县| 乐山市| 中卫市| 长治市| 襄汾县| 喀喇| 绥滨县| 陆河县| 阳朔县| 高清| 图片| 股票| 水城县| 林口县| 松潘县| 巫溪县| 威海市| 唐海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