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轉換的道理
大多數期待通過投資改變生活的人們,只是在開始投資股票類資產后就夢想著復利的魔力:若一年賺20%,十年就可以賺上6 .19倍……可是,當投資者真的連續五年收獲了20%收益率之后,當不期而遇市場大跌或者金融海嘯損失了50%,則年化收益率只剩12%。
這個時候,股債轉換的威力就顯示出來了。一般而言,是在熊市的時候從低風險的賬戶往高風險的賬戶轉,獲取平均建倉成本,在牛市的時候從高風險的賬戶往低風險賬戶轉,鎖定收益。
其原理在于,基金定投不能只看著每個周期所投進去的現金流,而在投資規模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重新審視這一筆已經不小的資金。安全的時候將資產大部分押在股票上,風險大的時候則在不停止定投甚至加碼的同時將現有的股票基金轉化為債券基金。從長期來看,這樣做轉換風險要小于買單支的基金,同時收益也應該可以獲取整個市場的平均收益。定投基金和采取股債互轉,牛熊雙贏的方法為定投錦上添花。
分批贖回和定投扣款
怎么操作?方法有較多,今天先介紹一種分批贖回的方法。
有機構曾做過一個測算,從2006年9月開始每月10日定期定額開始定投H A H L股票基金(國內某真實存在的基金),采用“價值偏差策略”判斷,在2007年7月A股市盈率超過30倍接近40倍時,便開始嚴格地分三批定期定贖:在7月10日、8月10日、9月10日將所持有的股票基金份額每次贖回1/3,并轉換為債券基金(轉換時上證綜指分別是3853點、4749點、5955點)。其間定投扣款不停步,在2008年10月A股市盈率低于20倍時再分三次逐步將債券基金轉換為股票基金(轉換時上證綜指基本在2000點左右)。
盡管贖回時的點位遠低于市場最高點6124點,買入時的點位也要高于市場底部的1664點,但事實證明,這種嚴格按紀律執行的結果是,投資者把握住了大趨勢中的“對的時機”(而非最完美的時機),那么經過兩輪多空轉換之后,截至2009年12月31日,定期定額投資華安宏利股票的收益可以從43.79%提升到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