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得意忘形
今天和您分享的成語是“得意忘形”
出自《晉書·阮籍傳》。
在魏晉時期,大名鼎鼎的文藝組織那當屬“竹林七賢”,而這竹林七賢當中有一位叫阮籍的。此人也是學識廣博,豪放不羈,因為不滿晉朝的統治,那索性放棄了大好的仕途,而跑到山林隱居,整日里是閑云野鶴,好不自在。
據說啊,這阮籍有一項“本領”,當然,這個“本領”是雙引號的。他可以做到“青白眼”。看見喜歡的人,就用“青眼”,看到不喜歡的人,那就用他的“白眼”。在《阮籍傳》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阮籍的母親去世時,他的好朋友嵇康的哥哥嵇喜前去悼念。而此時阮籍給的便是“白眼”;而隨后呢,他的好朋友嵇康帶著酒和琴去探望,于是這阮籍就換成了“青眼”。
? 阮籍執扇圖
由于這個故事,后來便產生了“垂青”和“青盼”這兩個詞,表示請求或是感謝別人。說白了,那就是看得起自己,這同時也誕生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翻白眼”這個詞。
如此看來,這阮籍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翻白眼的人了。
除了會翻白眼以外,在“竹林七賢”當中,阮籍也是最瘋癲的。他有時候在家讀書,可以數月不出門;而有時候外出游玩,也可以是數月不回家。在《阮籍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述:“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當阮籍還在做官的時候,有一天,趕著牛車,裝著一酒壇,到蘇門山上去拜訪一個世外高人,名叫孫登。阮籍把牛車停在了半山腰,獨自一個人走上山。兩人一番寒暄之后,阮籍隨口說道:“孫兄如此大才,何不隨我去做一番事業呢?”
只見那孫登閉目養神,不理不睬。阮籍當下也是覺得無趣,于是便開始自娛自樂起來,施展出他的“長嘯”特技,這嘯聲啊,如泣如訴,仿佛在發出“時無英才,使豎子成名”的慨嘆。
? 竹林七賢
這嘯聲過后,孫登面露微笑地說道:“阮兄可再嘯一次。”于是阮籍又長嘯了幾聲,可回頭卻見孫登已如老僧入定一般,沒有任何的反應了,見此情形,阮籍只得悄然離去。
當他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忽然聽到山頂傳來了一陣清脆的嘯聲。阮籍仔細聆聽,發現原來是孫登在喝他,二人心意相通,嘯聲中多了一些惺惺相惜之情。
在這兒,我要跟您解釋一下,這嘯可不是吹的長簫,這個嘯指的是高亢的歌聲。當阮籍聽到孫登的嘯聲之后是心花怒放,捧起酒壇,仰頭就喝下了半壇美酒,繼而縱聲高歌,是大喊大叫,甚至手舞足蹈起來,仿佛進入到了一種忘我的境地。
“當其得意,忽忘形骸”,阮籍不愧是一個性情中人,這高興起來那真是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當然,我們今天用“得意忘形”這個成語的時候,更多是把它作為一個貶義詞。其實啊,這也不無道理,畢竟“樂極”會“生悲”,有時候太過放浪形骸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