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 世紀 30年代~前 1 世紀 30 年代,羅馬內戰時代,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出身貴族,史稱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末期杰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并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公元前60年,愷撒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后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里征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占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于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公元前44年,愷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享年58歲。愷撒死后,羅馬內戰又起。
公元前 43 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 5 年的合法權力,史稱后三頭政治。隨后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
公元前 27 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屋大維平定內亂,改組政府,建立了集軍事、經濟、宗教大權為一身的獨裁政體“元首制”,他被認為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
羅馬的皇帝不同于中國的皇帝,在中國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實行家族繼承制;而羅馬由于以前實行的是元老院,執行官,公民大會制,具有民主的傳統,因此羅馬皇位的繼承,采取在全國選擇賢能收為養子作為儲君,屋大維就是凱撒大帝的養子,二人所在時代是羅馬共和制末期,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屋大維死后羅馬帝國進入鼎盛的五賢帝時代。
公元96年—公元180年,五賢帝時代,在此期間羅馬帝國采取了一套舉賢任能的皇帝傳承制度,皇位繼承不靠血緣繼承,老皇帝在位時,尋找帝國內部的有才干的人,收為養子作為儲君,此階段是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
五賢帝時代的最后一位皇帝,馬可·奧略留是一位哲學皇帝,著有《沉思錄》,他打破羅馬皇位繼承制度,內定自己的兒子作為皇帝,從此羅馬帝國開始陷入無休無止的內亂,而且再也沒有恢復過來(五帝時代是中國的漢朝)。(未完待續—東西羅馬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