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
唐教坊曲。唐溫庭筠取《離騷》“眾不可戶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創制此調。單調三十三字,平仄韻錯押。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傳說:溫庭筠與幼時的魚幼薇結識并互生情愫,因兩人的年齡差距溫庭筠選擇了逃離。魚幼薇選擇了溫庭筠的朋友李憶,卻因李憶的懦弱被逼出家。被仇恨和欲望填滿的魚幼薇罔顧了溫庭筠的規勸,心胸越來越狹窄,最終走向了刑場。行刑前的那一夜,溫庭筠失眠了。他披衣而起,吹起了《訴衷情》,用笛聲寄托自己的思念。吹到最后,干脆展紙在案,揮毫潑墨,按《訴衷情》的調子填了這一首詞。
鶯語,花舞,春晝午。雨霏微。金帶枕,宮錦,鳳凰帷。柳弱蝶交飛。依依,遼陽音信稀,夢中歸。
雙調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或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周邦彥
出林杏子落金盤, 齒軟怕嘗酸。可惜半殘青紫, 猶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閑,雨斑斑。不言不語, 一段傷春, 都在眉間。
李清照
夜來沈醉卸妝遲, 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 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 更拈余香, 更得些時。
再賞析一首歐陽修的《眉意》: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歐陽修的詞,和他的詩文風格是很不一樣的,說不上放蕩,但至少是放得開。所以他的詞中說男女之情,或寫兒女之態的不少,而且寫得很好,說明他其實并不是一個古板的人。
題目叫“眉意”,就是以眉為題。古代女子化妝,畫眉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畫的花樣也多,所以古人甚至以“蛾眉”為美麗女子的代稱。《詩經·衛風·碩人》中就以“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描寫美人。后人詩文中就舉不勝舉了。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寫女子晨起畫妝。大概是秋天,早上已經有一點霜凍了。“輕霜”,不太重,但也讓人感覺到有點涼意了,所以就有了上一句的“呵手試梅妝”。
“梅妝”,用了南朝時宋武帝壽陽公主事。《太平御覽》引《雜五行書》說:“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嚴格地說,“梅花妝”不是畫眉,而是在額上畫梅花圖案。這里把它作為整個畫妝的一個部分來描寫。真正寫畫眉的是下兩句。
這兩句極有情致,畫了一個長眉,這是很正常的,唐明皇有一首《好時光》,就有“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的詞句,可見長眉是美的標志。眉毛畫作“遠山樣”,也是平常的事,唐代張泌《妝樓記》說唐明皇避“安史之亂”逃到成都后,讓畫工作《十眉圖》,也就是十種眉毛的畫法。晏幾道《鷓鴣天》有“皇州又奏圜扉靜,十樣宮眉捧壽觴”。明代楊慎《丹鉛續錄·十眉圖》中重新總結了這些眉式的圖譜,計有鴛鴦眉、遠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卻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橫云眉、倒暈眉共十種。“遠山眉”就是其中一種。《西京雜記》說“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秦觀說李師師“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可見“遠山眉”是很好看的,據說是一種淡淡的細長眉妝。
歐陽修高明的地方,是把情融入了景。為什么會畫作“遠山眉”呢?不是因為它好看,而是“都緣自有離恨”,把畫眉與思人聯系得十分巧妙。
下片堪稱寫眉的絕唱。上片說到思人,下片就很自然地過渡到“思往事,惜流芳,自成傷”了。人在悲愁憂思的時候,最大的特點就是“蹙眉”,也就是常言說的皺起眉頭。“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把一個心有千千結而又不得不強顏歡笑的女子寫活了。
(15)
明天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