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分封時,察合臺得到的封地是原哈剌契丹國所在的草原,也就是從回鶻地區到不花剌和撒馬兒干,基本上包括了伊犁河流域、伊塞克湖、楚河上游和怛邏斯河流域,還有喀什噶爾和河中地區。察合臺的常駐地在伊犁河南岸。從1227年到1242年,察合臺統治著這塊廣大的地域。遵照成吉思汗的授命,他管理著札撒和蒙古人的紀律,是成吉思汗法典的嚴謹執行者。當成吉思汗決定把汗位交給他的弟弟窩闊臺時,他沒有任何異議,因為那是他父親的決定。有一次,他和已是大汗的弟弟賽馬,沒想到察合臺獲勝了,第二天,他像一個罪犯一樣乞求窩闊臺對他的寬恕。但察合臺是一個舊式的蒙古人,他不懂得以中國和波斯的模式,建立起一個正規的國家,在中國,忽必烈成了皇帝,在波斯,旭烈兀成了蘇丹。而察合臺的后裔仍就是草原王子,他們仍然逐水草而居,王國的疆域也是不固定的。
察合臺去世后,把王位留給了孫子合剌旭烈兀,1246年,新大汗貴由讓自己的私友、察合臺的兒子也速蒙哥取代了他。但也速蒙歌站在窩闊臺家族一方,反對蒙哥稱汗,蒙哥即位之后,剝奪了他的汗位,把它重新交給合剌旭烈兀,并授命合剌旭烈兀將他的叔叔處死。從這一系列宮廷政變看出,這時的察合臺汗國還沒有自治,只是哈剌和林的一個屬地。
這種情況在阿魯忽時期發生了變化。合剌旭烈兀死后,他的遺孀一直控制著察合臺汗國。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發生爭奪汗位的斗爭,為了控制西域,他們二人先后均以蒙古大汗的身份,派出自己身邊的察合臺后裔去察合臺汗國爭奪權力。忽必烈派出的阿必失哈在就位途中被阿里不哥的軍隊捕殺,阿里不哥派出的阿魯忽到達阿力麻里,宣布即位。阿魯忽利用阿里不哥的授權,到阿姆河以北地區征集人馬,籌辦糧餉,乘勢吞并了大片原屬朝廷管轄的土地,奪得中亞的控制權。一旦坐大,阿魯忽就背叛了阿里不哥,將征收到的賦稅、馬匹和武器據為己有。1262年,阿魯忽宣布歸順忽必烈。而忽必烈把金山至阿姆河之間的土地交給阿魯忽防守,并承認了察合臺汗國乘阿里不哥之亂控制了阿姆河以北地區的事實。事實上,自此以后,元廷便不再過問阿姆河以北之地的政務。
阿魯忽死后,忽必烈把汗位交給了身邊的察合臺后裔八剌,但此時,中亞進入了“海都時代”。海都是窩闊臺的嫡孫,對蒙古汗位從自己家族轉移到拖雷家族耿耿于懷,與忽必烈爭斗數十年,直到他死為止。忽必烈委命八剌的目的,也是為了在中亞打進一個楔子,鉗制住海都。但八剌即位不久,便與海都妥協了,淪為海都的附庸。標志元廷與察合臺汗國關系變化的另一個重要事件,是八剌、海都和欽察汗蒙哥帖木兒召開的塔剌思忽里臺大會。這是蒙古歷史上第一次沒有得到大汗批準的忽里臺會議,西北三王劃分了各自在阿姆河以北地區和突厥斯坦的勢力范圍。
八剌死后,他的四個兒子和阿魯忽的兩個兒子聯合起來,企圖擺脫海都的控制。海都打敗他們后,把汗位給了八剌的兒子篤哇。篤哇接受了他兄弟們的教訓,向都海表明自己是忠實的臣屬。帖堅古之戰后,海都傷重去世,臨死前把自己汗國諸事托付給篤哇??赡芎6紱]有來得及指定繼位人,篤哇提議海都的長子察八兒繼位。但察八兒缺乏能力維持海都一手創建的帝國,在篤哇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篤哇向察八兒提議承認鐵穆耳皇帝的宗主權,西北諸王與元廷之間的戰事已持續四十余年,元成宗也早有結束戰爭的意圖。元朝和篤哇的約和,是基于共同削弱窩闊臺汗國這一目標,海都曾是元朝最大的敵人。成宗鐵穆耳慫恿篤哇從海都家族手中奪取對中亞的控制權。1303年8月,篤哇和察八兒承認歸順元朝,這樣,持續四十余年的內戰結束了,蒙古又重歸統一。可是,當篤哇得到元成宗的允諾后,便公開向窩闊臺家族提出領土要求,使兩個汗國長期存在的聯盟破裂了。在也兒的石河一戰中,察八兒被篤哇和鐵穆耳皇帝的聯軍夾擊,別無選擇,向篤哇投降。篤哇對察八兒以禮相待,但收回了伊犁河流域和喀什噶爾,其汗國領土終于完整。
察合臺汗國的衰落經歷了兩個過程,首先是篤哇家族內部為爭奪汗位,使篤哇后裔的勢力逐漸衰敗。篤哇是察合臺汗國的第九任大汗,從他死時的1306年,到第二十六任汗即位的1362年,短短五十六年中,出現了十七位汗,平均三年換一任汗。在諸王爭奪汗位的過程中,諸侯勢力得以坐大,這些諸侯大都出自非成吉思汗家系的蒙古貴族,他們的祖先隨察合臺出征西域后,成為蒙古鎮戍軍留駐當地。在第二十二任汗合贊算端死后,統一的察合臺汗國陷于分裂,各部諸侯紛紛獨立,自擇察合臺后裔立為汗。
合贊算端是最后一位享有權威的察合臺汗國之汗,1346年合贊被弒殺后,原察合臺王室在不同支派的統治下分裂成東、西兩部分,河中地區為西察合臺汗國, 怛邏斯河與瑪納斯河之間的伊塞克湖地區,又稱蒙兀兒斯坦,為東察合臺汗國,被認為是正統察合臺汗位的延續。察合臺汗國東、西兩部為忽闡河為界,察赤(今塔什干)和忽氈以西為“西部”。
元末明初西域最重要的政治變動,是在西察合臺汗國的地面產生了帖木兒帝國。帖木兒的祖先做過察合臺汗國的大臣,1362年,帖木兒起義,與蒙古人作戰時被打傷成了瘸子,被稱為跛子帖木兒。后為贏得察合臺后王信任,將其公主納為妻妾,又被稱作駙馬帖木兒。1264年,他用武力扶持忽辛稱汗,又在1369年將他殺死,建立帖木兒帝國,西察合臺國滅亡。帖木兒在短時間內征服了西察合臺汗國和伊利汗國、欽察汗國的大部分領土,它是繼成吉思汗之后的又一個草原帝國,也是最后一個草原帝國。
1570年,東察合臺汗國時為吐魯番汗國,它的最后一任可汗在與同是察合臺系的葉爾羌汗國交戰時被俘,東察合臺汗國正支汗統結束。但葉爾羌汗國還可認為是東察合臺汗國的延續,至1680年被準格爾汗國滅亡,東察合臺汗國的歷史徹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