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一帶一路·名城——瓦拉納西

地名由來

        瓦拉納西,英文拼寫為 Varanasi。歷史上,瓦拉納西也曾被稱為貝拿勒斯(Bnares)或“加西”(Kashi),意為“神光照耀的地方”。因城市地處恒河中游的瓦拉納(Varuna)和阿西(Assi)兩河的交匯處,故 1957 年取兩條河的 名稱合成,改為現名。

區位

        瓦拉納西位于印度北部恒河沿岸,隸屬北方邦,距首都新德里 780 千米,距北方邦首府勒克瑙 320 千米,城區面積約為 3131 平方千米,是北方邦的重要城市,也是印度著名的歷史古城和印度教圣地。瓦拉納西所在的北方邦, 西面與哈里亞納邦、拉賈斯坦邦相連,南面與中央邦、恰蒂斯加爾邦相鄰, 東面與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相臨,北面與北安恰爾邦和尼泊爾接壤。

歷史

   “貝拿勒斯(瓦拉納西的舊稱)比歷史還年邁,比傳統更久遠,比傳說更古老,甚至比這些加起來更古老兩倍。”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馬克·吐溫曾這樣感慨。的確,瓦拉納西的歷史綿遠悠長、輝煌燦爛。相傳,6000 年前,濕 婆神在此建城,將瓦拉納西置于最安全的地方——濕婆三叉戟的尖頂。每當 季風來臨,周圍的城邦洪水肆虐,而瓦拉納西在濕婆神的庇佑下卻只淹沒了幾座石階,因此,人們一直供奉濕婆神。

        公元前 6—前 4 世紀,位于城市西北 10 千米處的鹿野苑已經成為印度的學術中心。公元前 528 年,佛祖釋迦牟尼來到這里,首次布道、傳教,使瓦 拉納西成為佛教教徒心中的“圣地”。在眾多朝拜者中,最著名的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佛祖去世一百多年后,篤信佛教的阿育王命人在鹿野苑豎起高高 的四獅王紀念碑來紀念偉大的佛祖。這朝向四個方向的四只獅子圖案以及阿 育王法輪正是今天印度共和國的國徽和國旗的圖案。

  公元 4 世紀初,北印度建立了統一的帝國笈多王朝(GuptaDynasty)。在 笈多王朝的提倡和保護下,婆羅門教逐漸發展成為延續至今的印度教,瓦拉 納西遂逐漸成長為印度教重鎮。公元 6 世紀,戒日王(Siladitya)將都城從德里附近遷到曲女城(今稱卡瑙杰,Kannauj)。公元 640 年,唐朝高僧玄奘來到曲女城講經論道,與會聽講的佛教教徒、婆羅門教教徒和耆那教教徒達 5000 余人。

  但是,自公元 10 世紀末開始,隨著伽色尼(Ghaznavid)和古爾(Ghurid) 軍隊入侵北印度和恒河、亞穆納河流域,伊斯蘭教勢力得以深入印度腹地。 特別是在穆斯林政權德里蘇丹國(Delhi Sultanate)和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 伊斯蘭教成為居統治地位的宗教和思想體系。在這一時期,瓦拉納西的大部分印度教神殿被毀滅,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清真寺。后來,印度的古王朝幾 經更迭,瓦拉納西仍舊是知識分子和神學家們活動的中心,各種宗教、文化 在此交融發展。

  15 世紀以后,荷蘭、英國、法國等勢力相繼進入印度,各列強相互爭 斗,最后英國獲勝。在英國統治下,瓦拉納西的基礎設施、文化教育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1857 年,印度爆發了反對英國人的大起義。英國軍隊與 印度軍隊展開激戰。最終,印度人民在民族主義領袖甘地的領導下取得勝利。 1947 年,印度宣布獨立,擺脫了英國的統治,瓦拉納西成為印度北方邦的一 個重要城市。由于瓦拉納西一直是一座宗教圣城,因此,它也享有“印度之光”的稱號。

地理

瓦拉納西地處印度北部恒河流域的中心,平均海拔約 80.71 米,是恒河沿岸的大城市。這一區域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恒河、瓦拉納、阿西三條主要 河流穿城而過。恒河是瓦拉納西的主要河流,也是當地人心目中的圣河。恒 河一路東流,在到達瓦拉納西時突然向北轉向,直到 100 多千米后,才又改 向朝東的方向流入大海,這使瓦拉納西成為恒河的一個“拐點”。

  瓦拉納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各月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在 25.6℃ 左右,年降雨量為 1110 毫米左右。受亞熱帶季風影響,全年具有明顯的熱季、 雨季和涼季。每年 4—6 月是熱季,平均最高氣溫為 39℃左右。5 月份氣溫最 高,平均氣溫在 40.3℃左右,極端高溫可達 46.8℃。每年的 7—9 月為雨季,氣溫比熱季略低,雨水充沛,降雨量約占全年總降雨量的 80%,7 月份降雨最多,平均降雨量為 309 毫米左右;其他月份降雨量非常小,最干燥的 12 月

平均降雨量甚至不足 5 毫米。每年的 10 月到次年 3 月為涼季,平均氣溫在 14℃左右,晝夜溫差非常大,低于 5℃的寒冷天氣并不少見;1 月份氣溫最低, 平均氣溫在 9.2℃左右。

目 前,瓦拉納西共分為四個 區:金道 利(Chandauli)、加濟布爾

(Ghazipur)、江布爾(Jaunpur)和瓦拉納西(Varanasi)。2016 年,瓦拉納西 人口數量為 116.4 萬 。

經濟

  由于恒河、瓦拉納、阿西三條河流的不斷沖積,瓦拉納西的土壤非常肥 沃,加之其地勢平坦、氣溫適宜、水源充足,傳統農業一向比較發達。此地 農作物種類十分豐富,主要有水稻、甘蔗、豆類、油料、馬鈴薯、小麥等。

  瓦拉納西的手工業非常發達。其中,絲綢業是瓦拉納西的主導產業。 瓦拉納西生產的絲綢、紗麗和錦緞,制作精美,常常用于婚禮和特殊場 合,與刺繡、地毯、手染印花布匹一起在印度聞名遐邇。除此之外,瓦拉納西的象牙雕刻品、木制玩偶、金銀絲細工、手鐲、腳鐲、銅器等特產也 聞名于全印度。

  瓦拉納西是著名的印度教圣城,每年都吸引無數的印度教教徒前來朝拜 和舉行大型宗教集會,這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瓦拉納 西的第二大產業,每年國內游客達 300 萬人次,國外游客達 20 萬人次。大部 分國內游客來自比哈爾、西孟加拉邦、中央邦和北方邦,而大多數外國游客來自斯里蘭卡和日本。

文化

  瓦拉納西是印度最負盛名的印度教圣城之一,當地居民絕大多數是印度 教教徒,使用的語言為印地語。

  瓦拉納西的節慶活動非常豐富,除印度全國性的節日,如排燈節、灑紅 節、印度共和國日等之外,當地最熱鬧的節日是除十節。除十節在每年 5—6 月間,是印度教的盛大節日。節慶期間,印度教教徒們都要前往恒河沐浴, 以清洗自身的十種罪惡。傍晚,人們還會點起河燈,景色非常壯觀。

  瓦拉納西自古以來就是印度北部的文化教育中心,這里設有兩所大學和 眾多學院。其中,創立于 1916 年的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延續了印度古都的學術傳承,著重于梵文和印度教的研究。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設有 100 多個院系,擁有約 3 萬名學生,在印度乃至全世界都享有良好的聲譽。 瓦拉納西較為重視與國外城市的合作與交流,先后與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和日本的京都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

旅游

  瓦拉納西是印度的宗教圣城,是印度古老文化的縮影,自古以來,就對 世界各地的游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其最負盛名的旅游景點是恒河、河壇以 及風格各異的廟宇。恒河被譽為印度的母親河,是印度教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他們不遠萬里來到這座圣城,只為能用圣水沖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濁、 罪孽與病痛,死后可到達天國、獲得永生。達薩瓦梅朵河壇是恒河邊 80 多個 河壇中最熱鬧的一個,每天清晨,印度教教徒們在此沐浴洗禮;晚上,這里則 會進行祭祀活動:莊嚴的音樂響起,熊熊的圣火燃起,祭司身著及地的白色絲袍,緩步走上河壇,左手執銅鈴,右手握羽扇,口中吟唱經文,身體輕輕慢 舞;夜復一夜,年復一年,幾千年來,這座河壇見證了人們對恒河的無限敬仰 以及對死亡與重生的思索。黃金寺廟,又名毗濕瓦那特,是瓦拉納西印度教寺廟中地位最高的一座。最早建于公元 5 世紀,12 世紀時曾遭受穆斯林的破壞,于 1776 重建。該廟供奉印度教濕婆神,無數信徒們前來膜拜。此外,鹿 野苑、瑪尼卡尼卡河壇、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杜爾迦寺廟等也是比較有名的景點。

  瓦拉納西的文化娛樂設施較多,是游客了解印度教歷史與文化的理想場 所。拉姆訥格爾堡博物館展示一些古代印度帝王的服飾、轎輦、兵器等。鹿 野苑考古博物館收藏鹿野苑出土的文物,包括許多印度佛教藝術的珍品。另外,瓦拉納西的戶外活動也十分豐富,游客可在老城區徒步游覽恒河、河壇 和寺廟,也可以參加神圣的祭祀活動,還可以體驗恒河漂流等項目。

  瓦拉納西的特產種類很多,價格實惠,是各地旅游者理想的購物天堂。 其中,瓦拉納西生產的紗麗被認為是印度最好的紗麗之一。另外,飾品、手 工藝品也是聞名印度的,特別是手鐲,花色繁多,做工精良。

  瓦拉納西的飲食屬北印度風味,在這里可以品嘗到地道的印度美食,如 塔利、咖喱羊肉、烤羊肉串、奶油雞、咖喱米飯、馕等。此外,中餐、西餐、 東南亞菜和韓國菜等各國風味飲食在這里也可以品嘗到。


  瓦拉納西的住宿設施比較齊全,類型多樣,既有高檔的度假酒店,又有 經濟實惠的家庭旅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住宿需求。納德薩瑞宮殿酒 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宮殿式酒店,位于一片芒果果園和茉莉田地內,多國皇室成員和名人都曾入住該酒店。

  瓦拉納西是印度北方鐵路、公路與河道的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都十分便利。市內有瓦拉納西機場以及 Varanasi Cantonment 和 Mughal Sarai Station 兩個火車站,其中,前者設有專門的外國游客服務點,非常方便。另 外,長途汽車站位于瓦拉納西火車站東邊幾百米處,可以通往周邊的市和邦。市內交通主要依賴于出租車和嘟嘟車,如果要游覽恒河的話,也可以選擇乘 游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印度:瓦拉納西,六千年一圣城
我眼中的印度(2)--恒河在呼喚
【印度】圣城印象,瓦拉納西街拍
2017-07-05 佛國記,再訪瓦拉納西
24城記之(二十五)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圣城 by 瀟瀟
神望的地方--恒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司法| 玉门市| 方正县| 南靖县| 乡宁县| 札达县| 通化市| 衡南县| 东至县| 通城县| 稷山县| 金堂县| 奇台县| 呼和浩特市| 苏州市| 河北省| 榆社县| 含山县| 偃师市| 望城县| 阳原县| 江山市| 晋中市| 芜湖市| 五河县| 固阳县| 阿巴嘎旗| 邵阳县| 绥滨县| 化德县| 乌拉特中旗| 五台县| 贵阳市| 石棉县| 华容县| 抚宁县| 华宁县| 清新县| 宁阳县|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