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慕容傳奇”的緣起
《天龍八部》中的主角之一,翩翩佳公子慕容復,出場是就是天之驕子的模樣,既受到絕代美人王語嫣的傾心,又有許多武功蓋世的手下忠心不貳地追隨。能有如此際遇的人物,不用懷疑,除了擁有超乎常人的容貌和智商之外,一定還擁有吸引人才的魅力和管控人才的手腕。如此人杰,機關算盡,最后落得發瘋的下場。
金庸先生對慕容復的各種描寫,如果你讀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就會發現,各種與慕容氏有關的細節,其實充滿了金庸先生對歷史的“致敬”。
首先是高顏值。這一點史書上多次正面、側面提到,特別明顯的是提到慕容垂以及子侄投奔前秦苻堅之后,百姓都涌到街上圍觀,連上朝的時候,苻堅看到他們都常常舍不得移開目光。另一個例子是前燕滅亡后,年方十二的慕容沖和他的十四歲的姐姐同入后宮,見寵于苻堅。
第二是武功高強。慕容家出過若干英豪,從前燕時期被史書中描述為“勇冠三軍”的慕容翰、慕容垂,到后燕時期的慕容熙,都屬于武功高絕、可于千軍萬馬中取對方主將首級的人物。
第三是魅力超凡。慕容垂有個兒子叫慕容麟,小時候就曾背叛父兄,告發父兄的行蹤,差點害死慕容垂等一干人。后來,在慕容垂又重新接受慕容麟回歸之后,慕容麟又多次背叛父親和兄長,每次都造成巨大的傷害和無法彌補的損失,但每次都能獲得父兄原諒,安然回歸,直到最后一次在南燕,被他的叔叔慕容德收容,后又叛變,才終于被處死。試想一般事不過三,但這位慕容麟的挖坑“事跡”可說是多不勝數,就這樣也能滋潤地過好久,可見魅力之高。
第四是無情、隱忍。慕容家的人在亡國之后,無論收容他們的人對他們多么好,都從不放棄掌握權力的夢想。為了達到目的,能坦然與曾經的世仇化敵為友,也不惜拋棄、殘害親人、友人、故人,無論是兄弟子侄、妻兒情人都在所不惜,踩著一具具曾保護過和愛過他們的人的尸首,面不改色地往前沖。
第五是發瘋。史書上至少提到過兩三個慕容氏的英雄人物裝瘋的事跡。比如慕容翰(前燕)、慕容超(南燕)。當然,對于慕容復,小說里金庸安排讓他真的瘋了。
短短一百年間,如此多的慕容氏的人杰書寫了曲折離奇的歷史,如此多的燕國建立了又快速覆滅,湮沒在歷史的塵土中。也許這也是金庸想借慕容復的發瘋告訴我們的:高才華智商、低道德底線,最多只有曇花一現的繁華,卻無法擁有長久成功的機會。
接下來,我這個系列大約會有十篇左右的魏晉南北朝故事,寫這個時代的慕容氏的燕國和諸位英杰,立國、滅國又復國,生離、重逢又死別,愛過、恨過、背叛過......
在講單個傳奇人物的故事之前,首先,我們要介紹一下那個時代,多得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燕國”......
(二)魏晉南北朝時代”燕國“的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 一個很特別的,很難用一兩句話說得清楚的時代。其實“魏晉南北朝”這五個字,在“魏晉”和“南北朝”兩個時期之間,湮沒了整整一百多年中國北方悲壯、慘烈而又無比精彩的爭雄年代。
精確的說法,也許應該是這樣的:“魏晉-大分裂-南北朝時期”。
“魏晉”中的魏,是指三國末年統一中國的曹魏;“魏晉”的晉,是指篡了曹氏魏國政權的司馬氏建立的西晉。而“大分裂時代”,是指西晉末年,隨漢王室姓劉的匈奴崛起,滅了西晉后,中國北方的領土被分裂在匈奴、羯族、氐族、鮮卑、羌族、漢族各種不同民族的政權下,分分合合、建立了多達19個國家的一百年。
過去的史書,因為將把偏安江南一隅的東晉奉為正統而不承認那五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因此把這段歷史稱為“五胡亂華”。其實更恰當的說法,不如稱之為“大分裂時期”。【請勿與500年后的“五代十國”搞混了,那是在唐之后、宋之前的一個分裂時期。】
“五胡”中的鮮卑族又分為許多不同部族 --- 包括起源于東北(遼寧附近)的慕容氏【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主角】、段氏、宇文氏、起源于西北(甘肅附近)的禿發氏、起源于北方(內蒙古附近)的拓跋氏,他們都曾雄霸一方 --- 直到拓跋氏鮮卑終于統一北部中國,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中國的大分裂時期才告結束。
“南北朝”時代之初,北魏與東晉隔江、南北對峙,直到各自的政權分別被自己國內的權臣大將所篡。在北方,北魏之后分裂為東魏、西魏,它們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后來又被隋統一【這一連串國家被后世稱為“北朝”】,而在南方,東晉之后的歷史是宋(劉裕)、齊(蕭)、梁(蕭)、陳(陳霸先)【這一連串國家被后世稱為“南朝”】。(隋之后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不再敷述。)
(三)各個“燕國”的關系表
大分裂時期一共出現過有十九個國家,其中年號重復次數最多的要數“燕”【共有五個】,與為“涼”這個的年號出現的數量并列第一(五個“涼”國基本都立國在如今甘肅河西走廊附近),而這些年代不同、疆土各異的“燕”國的開國皇帝,齊刷刷地都姓“慕容” --- 是的,沒錯,這些慕容們,他們全都是親戚。其中有個名叫慕容垂的人,不僅自己智勇雙全、經歷傳奇,而且他的生涯可以說是我們結下來要獎的所有慕容氏故事的主線。
前面提到的這五個燕國,按立國時間的早晚,依次是前燕(337-370)、后燕(384-407)、西燕(384-394)、南燕(398-410)、北燕(407-436)。
以上文提到的這位慕容垂【后燕的開國皇帝】為中心,各燕國的關系如下:
- 前燕開國皇帝是慕容垂的爺爺。末任皇帝是慕容垂的侄子。
- 慕容垂是后燕的開國皇帝。第二任、三任分別是他的二兒子、孫子,第四任(末任)皇帝是他的幼子,比第二任的二兒子小三十歲。
- 西燕開國皇帝是慕容垂的侄子。末任皇帝是慕容垂的堂弟。
- 南燕開國皇帝是慕容垂的弟弟。末任皇帝是慕容垂的侄子。
- 北燕首任皇帝是慕容垂的孫子(不過這個孫子沒有血緣關系,他其實是高句麗皇室、戰俘后代,是慕容垂兒子的義子)。【北燕第二任帝姓馮,自此,和慕容氏無任何關系。】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