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鞬臺耆叛亂
兜樓儲單于五年(147年),兜樓儲單于去世,東漢朝廷又立了另一位匈奴貴族居車兒為新單于。
永壽元年(155年),匈奴左部奧鞬臺耆、且渠伯德又一次反叛,糾集部眾七八千人攻打單于王庭所在地美稷。
東羌舉族響應,酋豪們率眾與匈奴叛軍一起攻打安定屬國都尉駐地三水。
安定屬國都尉張奐奉命平叛。
張奐字然明,敦煌淵泉人。少時從太尉朱壟學習《歐陽尚書》,他嫌牟長所著的《尚書章句》(《牟氏章句》)廢話太多,就把原書四十五萬余字刪成九萬字。他把刪節本《章句》獻給漢桓帝,被調到皇家圖書館東觀工作。
張奐少有大志,曾對朋友說:“大丈夫處世,當為國家立功邊境!”后被調任安定屬國都尉。他一上任,就遇到了臺耆伯德叛亂。
時張奐營中只有兵士二百多人。張奐聽到叛軍來攻的消息,即命令士兵出擊。
一邊是氣勢洶洶的數千叛軍,一邊是二百多人的守軍,實力懸殊。這不是拿大伙兒的命開玩笑嘛?部下們當然不干了,但又不能公然違抗軍命。于是,這樣一幕出現在張奐面前:
他們在張奐面前跪下來,磕著頭,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哀求張奐收回成命,說這樣不是以卵擊石嗎?我們要保存有生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
這種局勢下,張奐展現了他的大智大勇。
他不為部下的勸阻所動,率軍士進駐長城要塞,并沿途征集兵士。一面派手下將領王衛去東羌叛軍處招降。
漢軍很快占據了龜茲縣(陜西榆林縣北,因龜茲國人居住而得名),斷絕了南匈奴與東羌的聯絡通道,以防不虞。
王衛不辱使命,東羌諸酋豪相繼投降,并與漢軍一起攻打匈奴叛軍,連戰連捷。
局勢立即被扭轉。且渠伯德驚恐萬分,只得率眾向張奐投降。
東羌酋豪為了感激張奐招降他們的恩德,獻馬二十匹;先零羌酋豪也給張奐送來八件金質食器。
因為此前的屬國都尉都很貪財,經常勒索酋豪們,為此酋豪們苦不堪言。但這次,他們是真心的。
張奐命軍中主薄召集諸羌,他當眾舉起酒杯,將酒倒入地上,對酋豪們說說:“即使馬如羊那么多,也不會牽入馬廄;即使黃金如粟米那么多,也不會揣進腰包?!保ā笆柜R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保┊攬鰧ⅠR匹、金器還給羌人。羌人深為他的廉潔感動。
延熹元年(158年),十二月,匈奴休屠各部朔方郡的烏桓人起兵反叛。
屠各又稱休屠各,漢武帝時休屠王降漢,其部眾移居塞內各郡,稱為屠各。
朝廷調京兆尹陳龜為度遼將軍。又調任張奐為匈奴中郎將,率軍迎擊叛軍。
叛軍攻擊五原,火燒度遼將軍駐曼柏城的軍門,進而引軍屯駐赤阬,與張奐的漢軍煙火相望。
官軍再一次被屠各、烏桓叛軍的氣勢壓倒。
然而張奐卻安坐軍帳,若無其事地與弟子們講誦儒家經典。
兵士們見主帥安然不動,軍心稍安。
張奐早已暗地里派人與烏桓聯系,曉以利害,招降烏桓叛軍,并命他們誘殺屠各叛軍將帥,然后與漢軍合兵突襲屠各叛軍。
叛亂平息之后,張奐認為居車兒單于不能統理國事,把他軟禁起來,上奏朝廷,欲廢掉居車兒,更立左谷蠡王為單于。
漢桓帝沒有同意,下詔說:“《春秋》以恪守正道為大,居車兒一心向化,何罪而黜?遣其還單于庭?!?br> 延熹二年,漢桓帝除掉梁冀。張奐因做過梁冀府的屬吏,被免官禁錮。四年后,朝廷起用張奐為武威太守。張奐在任期間,平徭均賦,革除陋習,深得民眾愛戴。延熹九年(166年),張奐升遷為大司農。
六月,鮮卑人聽到張奐調走,勾結南匈奴、烏桓兵分數路,或五六千騎,或七八千騎,入塞寇略沿邊九郡,殺掠百姓。
這年秋,鮮卑八九千騎兵再次入塞,誘引東羌部落與之結盟。上郡沈氐羌、安定先零羌等各部羌人聯兵攻打武威、張掖,荼毒邊郡民眾。
為平息叛亂,朝廷復以張奐為中郎將,督導幽、并、涼三州軍事,統轄度遼、烏桓二營,安排平叛事宜。
南匈奴、烏桓聞說張奐復來,二十多萬人相繼投降。
為安撫降眾,張奐只是懲辦了首惡,余者不但不問罪,還進行了安撫。
然而,鮮卑人并不買張奐的帳,他們在首領檀石槐的帶領下徑自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