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室防潮處理的構造做法是怎樣的?
防潮處理的構造做法通常是:首先在地下室墻體外表面抹20mm厚的1:2防水砂漿,地下室墻體應采用水泥砂漿砌筑,灰縫必須飽滿;并在地下室地坪及首層地坪分設兩道墻體水平防潮層。地下室墻體外側周邊要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分層回填夯實。
2、 什么情況下需考慮地下室的防水處理?其中卷材防水形式有哪兩種形式?防水效果如何?
當設計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頂面時,必須做防水處理。由于外防水的防水效果好,因此應用較多。內防水一般用于修繕工程。
3、 卷材防水的構造做法如何?
卷材防水在施工時應首先做地下室底板的防水,然后把卷材沿地下室地坪連續粘貼到墻體外表面。地下室地面防水首先在基底澆筑C10混凝土墊層,厚度約為100mm。然后粘貼卷材,再在卷材上抹20 厚1:3水泥砂漿,最后澆筑鋼筋混凝土底板。墻體外表面先抹20mm厚1:3水泥砂漿,冷底子油,然后粘貼卷材,卷材的粘貼應錯縫,相鄰卷材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卷材最上部應高出最高水位500mm左右,外側砌半磚護墻。
4、 地下室的底板和墻體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時,可采取何措施提高防水性能?
一是骨料級配混凝土,是采用不同粒經的骨料進行級配并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砂漿的含量,使砂漿充滿于骨料之間,從而堵塞因骨料間不密實而出現的滲水通路,提高防水性能;二是外加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加氣劑或密實劑以提高抗滲性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