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縮小 默認沒有科研秘書的院士
——記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得者、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曹鏞
龔華萍
曹鏞院士指導學生做實驗
手機、電腦、電子書……時下電子產品紛繁復雜,讓人愛不釋手。iphone出來的時候,我們驚呼,ipad的面市,我們心跳不止。想象有一天這些產品都可以像紙一樣折疊起來、卷曲起來,或者直接縫在我們的衣服袖子上,怎么樣?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這不是異想天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曹鏞獨辟蹊徑,首創用水溶性發光材料,采取全印刷的方法制作顯示屏,讓剛才描述的一切可以成為現實。該項目“新型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及發光器件”榮獲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成果,也是2010年度廣東省獲得的唯一一項國家自然科學獎。
顯示屏隨心所欲彎曲
電子產品中核心技術是顯示屏,顯示屏的最高境界是——薄、輕、大面積、柔性。傳統的顯示屏采用真空技術制備,制造成本高,價格貴。曹鏞院士團隊發明了環保型發光界面材料制作顯示屏新工藝,運用核心技術解決了薄膜之間的電子注入效率低的科學技術難題,相應解決了采用全印刷方法制備“柔性”顯示屏這個世界性技術難題。運用這項成果,不僅可以使顯示屏隨性所欲的折疊彎曲,成本也大幅降低。該項成果屬國際首創,采用這項技術可以預見將來iphone、ipad這些價格昂貴的電子產品會比現在便宜30%以上。目前美國杜邦公司、英國CDT公司等正在積極謀求和曹鏞院士合作開發這項技術。
抓住乍現靈感創新
曹鏞院士研究團隊在研究環保型發光材料的時候,指導學生做相關實驗。一次,指導學生做器件實驗時,學生忘記加入鋇和鈣,只做了鋁,一般來說沒有鋇和鈣,器件就不會發亮。但是實驗時發現沒有鋇和鈣,發光效率仍然很好。鋁屬于穩定金屬,團隊成員立刻意識到這類材料可以在穩定金屬下工作。他們接下來用金做了實驗,實驗成功。曹鏞院士進一步想到用導電漿料代替穩定金屬。采用導電漿料后就可以實現用印刷技術來制備顯示屏的相關材料,而且可使顯示屏隨心所欲的彎曲。
經過不懈努力,“新型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及發光器件”由曹鏞院士課題組完成。該成果首創用水(醇)溶性發光聚合物作為陰極界面修飾材料、用穩定金屬陰極代替傳統活潑金屬陰極,實現全印刷法制作三基色聚合物發光二極管(PLED)新工藝。通過能量轉移,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含硫、硒、硅等芳雜環單元的新型熒光聚合物以及多種結構的磷光聚合物,解決了藍光和紅光聚合物發光效率低、色純度差的國際難題。在國內首先用噴墨打印的方式實現PLED全彩色發光顯示屏,拓展了產業化前景。發表SCI論文150余篇,被他人引用超過10000次。申請發明專利40余項,已獲專利授權15項。
沒有秘書,凡事親力親為
曹鏞院士是國內最早從事導電高分子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和諾貝爾獎獲得者黑格合作,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了柔性發光器件;首次在國際上實現可彎曲的大面積塑料發光二極管;首次實現用銀膠做陰極的全印刷聚合物發光器件;報道了一種能量轉換效率可以達到5%以上的異質結聚合物太陽電池新型給體材料……
雖然科研碩果累累,說起來您可能不相信,年已70歲的曹鏞院士從來沒用過秘書,凡事親力親為。大到立項做課題、小到調試機器的螺絲,他都親自動手。團隊召開學術會議,曹院士親自打電話為與會人員定旅館、訂車票,甚至與會期間每天的菜單他都要親自點好。
“曹老師很關心人,為他人著想,他覺得自己做這些細節,可以不必麻煩其他人,所以都自己打理。”團隊成員介紹。
考慮曹院士年事已高,團隊多次提出給他配科研秘書,曹院士都沒有考慮。為了買一個設備零件,曹院士經常自己搭公共汽車去市場挑選。
“曹老師治學嚴謹,但是對團隊成員、對學生很好,從不催促、強迫他們做事,從不嚴厲批評人。他就是春風化雨、言傳身教去引領大家。”
從事科研多年,未領取分文勞務費;淡薄名利、不接受任何采訪;謙遜低調,視科研為一生追求;從曹鏞院士身上我們看到了科學家的風骨、領略到了知識分子的大家風范!
榮獲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成果“新型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及發光器件”由材料學院曹鏞院士課題組完成。該成果首創用水(醇)溶性發光聚合物作為陰極界面修飾材料、用穩定金屬陰極代替傳統活潑金屬陰極,實現全印刷法制作三基色聚合物發光二極管(PLED)新工藝。通過給體單元(D)與受體單元(A)之間的能量(電荷)轉移,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含硫、硒、硅等芳雜環單元的新型熒光聚合物以及多種結構的磷光聚合物,解決了藍光和紅光聚合物發光效率低、色純度差的國際難題。在國內首先用噴墨打印的方式實現PLED全色發光顯示屏,拓展了產業化前景。發表SCI論文110余篇,被他人引用2000余次。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已獲專利授權12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