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聽課評課(二) |
zjx 發表于 2008-5-23 17:38:00 |
![]() |
由于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青年教師在剛登上講臺后,往往主動或被動地大量聽課。通過聽課,青年教師可以較快地掌握教學技能,實現角色轉變,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但是在此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存在,也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第一,青年教師無視自身的優勢及其開發利用。在實行新課改的背景下,青年教師自身擁有許多與新課改理念契合的寶貴的資源。如最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有利于探究學習開展的學術素養、活躍的思維,有利于與學生良好溝通合作的民主平等觀念、相近的價值觀,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等等。對于這些寶貴的資源,青年教師及學校相關領導都應充分重視并予以挖掘利用,這樣一來可以增加青年教師的自信心,二來可以因勢利導地發展教師各自的教學特色,三來可以為沉悶的教學氛圍增添一些生機。 第二,青年教師錯把糟粕當精華。由于新教師的“稚嫩”,老教師的“權威”,校領導的“命令”,青年教師往往良莠難辨,是非難分,因而經常對老教師的教法全盤照搬。對此,我們在看到老教師教學老練、“有法”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他們是在長期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在他們身上,“灌輸”知識的本領也許是技高一籌,上課的程式也許是無可挑剔,但這是顯性的而且是不重要的東西,對于新課程來說更加重要的,如能力、過程、情感、個性的培養等,卻做的并不是很好,或者說很不好。如果青年教師未注意到這一點,那他們就將不自覺地成為舊教學模式的繼承人,這無論對學生、對學校還是整個教育都將是可悲的結果。因而青年教師在聽課過程中必須大睜一雙慧眼,辯證地看待老教師的課,要多思考自己的教學之路該如何走,而不是盲目地盯著講課人的“腳”如何晃動,進而簡單復制、克隆,還自以為取得了真經。 第三,青年教師易形成懶惰的習慣。教學應該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而創造是要付出辛勤與艱辛的。由于知識本位的教學模式極易模仿,因而一些青年教師可能會帶著投機的心態,視聽課為捷徑,輕而易舉地將老教師殫精竭慮的成果拿來為我所用。盡管學走的只是一種形式,但只要稍作變通,同時在落實上狠下點功夫,效果肯定不錯。在這種情況下,聽課者的自主探索精神、開拓創新精神、刻苦鉆研精神等都必將大大地削弱,其影響將是多方面的、巨大的。對此,青年教師首先要克服這種錯誤的心理與習慣,從長計議,努力學得真經;其次,學校相關部門及領導要把創新與特色作為評判青年教師講課優劣的一個重要參照。 總之,作為青年教師,在聽課、學習他人之長的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獨立思考、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舉措,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校領導及老教師等也應傾情相助,幫助他們不斷完善,早日成長為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