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陽明所經(jīng)。
乳頭厥陰所屬。
乳子之母。不知調(diào)養(yǎng)。忿怒所逆。郁悶所遏。濃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故竅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陽明之血沸勝。故熱甚而化膿。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滯痰。口氣熱。含乳而睡。
熱氣所吹。遂生
結(jié)核。于初起時便須忍痛。揉令稍軟。吮令汁自通。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癰癤。治法。疏厥陰之滯以
青皮。
清陽明之熱細研
石膏。行污濁之血以生
甘草之節(jié)。清腫導毒以栝蔞子。或加
沒藥、青
橘葉、
皂角刺、
金銀花、
當歸。或湯或散。或加減。隨意
消息。然須以酒少佐之。若加以艾火兩三壯于腫處。其效尤捷。不可輒用針刀。必致危困。或因憂愁郁悶。朝夕累積。
脾氣消傷。
肝氣橫逆。遂成隱核如大棋子。不痛不癢。數(shù)年之后。方為瘡陷。名曰乳巖。以其瘡形峻曲似巖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際。便能消釋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亦有可安之理。一論有兒者。名曰
外吹乳。有孕者。名曰
內(nèi)吹乳。可以急治。宜服
立效散 白芷貝母各
等分為末。每服二錢。好酒
調(diào)服。若無乳行。加
漏蘆。酒煎調(diào)服。一論婦
人乳腫作痛。欲成癰毒。宜
神效
栝蔞散 大栝蔞(黃熟者一個連皮子穣重重紙包火煨搗爛每一劑半個)白芷(一錢五分)元參(二錢)
升麻(五分)歸尾(二錢)
桔梗(一錢)
連翹(二錢)
柴胡(一錢)青皮(一錢)
天花粉(一錢五分)
穿山甲(炒一錢)
川芎(八分)
知母(一錢)
木通(一錢)
木鱉子(兩個)元胡索(二分)上銼一劑。水煎
溫服。一治婦人患
吹乳腫痛。未成膿者。用生
半夏一個為末。將
蔥白半寸。搗和為丸。綿裹塞鼻一夜即愈。左乳塞右鼻。右乳塞左鼻。神效。一外敷吹乳方。蔥一大握。搗爛作餅。濃攤
乳上。將瓦罐盛灰火。撲在蔥上蒸
出汗。即消腫痛。甚妙。或?qū)?a title="醫(yī)學百科:紫蘇" rel="summary">紫蘇煎湯頻服。一治婦人吹乳。
韭菜地中
蚯蚓糞研細末。醋調(diào)。濃敷于上。干則再易。三次即愈。一治吹乳。用
益元散五錢。以政治部豉、
蔥白湯調(diào)下。頻服即愈。一治婦人年五十外。
乳癰初已。而又致穿破。不得收功者。宜
沖脈飲子 黃(每一兩用桂一錢煎湯將碗盛飯上蒸熟每劑用一錢)
人參(一錢五分)
白術(shù)(一錢)生
地黃(酒浸一錢)
茯苓(一錢)當歸身(二錢)
白芍(酒炒一錢)川芎(一錢)柴胡(五分)青皮(五分)宣
木瓜(四分)皂角子(二錢)甘草(二分)上銼一劑。水煎。頻服。
大便不通潤。加
火麻仁炒二錢。
黃連酒炒二錢。一論
內(nèi)外吹乳。乳癰腫痛。已成未成。服之立瘥。牙皂燒過存性。
蛤粉炒等分為末。每服好頭生酒調(diào)下。以醉為度。
熱服出汗。立愈。外用
巴豆三個
燒存性。
香油調(diào)敷放癰頭上。上用
膏藥貼之。四圍用
鐵箍散 白芨
白蘞白芷梢
赤芍梢為末。蜜調(diào)敷瘡四圍。立愈。一治內(nèi)外吹乳。及潰漿。服之立效。黃人參當歸川芎白芷木通連翹漏蘆
天花粉青皮橘蕊
防風白芍貝母栝蔞
乳香甘草穿山甲皂角刺水煎。食后臨臥服。一治乳勞乳癰。已成化膿為水。未成亦消。治乳之方甚多。獨此神效。瘰瘡毒。其效
神效栝蔞散
栝蔞(大者兩個搗)當歸(酒洗)甘草(各五錢)乳香(另研)沒藥(另研各一錢)上作二劑。用酒三碗。煎至二碗。分三次飲之。更以渣敷于患處。一切癰疽腫毒
便毒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