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做家務,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學會放開手,給孩子一定的家務活,讓孩子在不斷的實踐、探索和學習中,培養自身的技能和自信,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將來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作者:薔薇花開(爸媽進化論主筆)
近日,家住新疆吉昌的小男孩雯欣,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宅”在家里和媽媽一起學做面食。
雯欣媽媽說,孩子喜歡跟著大人學干活,大人干啥,他干啥。兩個月的時間,先后學會了做花卷、搟餃子皮包餃子,還經常幫媽媽洗碗、洗衣服。
瞧那可愛的萌樣兒,干起活兒來利索著呢,根本想象不到這是一個2歲4個月的寶寶。
網友紛紛為這個萌娃的動手能力點贊,其實媽媽的教育方法更值得大家借簽。
信任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他感興趣的事,讓他在不斷實踐中學會獨立和成長。
并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舍得讓孩子做家務,更多家長會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干不好還搗亂,并剝奪了孩子想要嘗試動手的機會,事事包辦。
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的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
想要成為好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對孩子的未來負責,那就讓他從做家務開始吧。
01
進化媽
愛孩子
就要舍得讓孩子做家務
安徽安慶8歲的沈靖軒,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他上幼兒園時就開始跟家人學做飯,特別是每次寒暑假,有空就會幫媽媽做飯,現在已經會燒十幾道菜了。
因為疫情,寒假延長,沈靖軒利用學習之余的時間經常主動給家人做菜吃,還經常幫媽媽洗碗、打掃衛生。
知道媽媽喜歡吃土豆絲,特意為媽媽學會了兩種不同的烹飪方法,如此有愛的小暖男,無不令人羨慕。
家長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當中來,不僅和孩子分享了一起勞動所帶來的快樂,也讓孩子學會了擔當與感恩。
經常聽到有些家長說,孩子在家里我什么活都不讓他干,讓他把足夠的精力花到學習上就行。
其實這種教育觀念是錯誤的,除了把課本知識學好外,還要重視孩子生活中的實踐學習,這樣才能健康全面的成長。
最近河北石家莊第一中學將學生做家務納入綜合實踐學分考核,規定孩子們在寒假期間需要學會做家務。
因為疫情原因,寒假假期延長,學校鼓勵孩子們利用學習空隙,主動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在家長的指導下,學會了做飯、洗衣、打掃屋子等。
學校也從家長的反饋中了解到,孩子通過干家務,家庭的環境氛圍更和諧了,也更體諒父母的辛苦。
李玫瑾教授說:“教育孩子要從做家務開始,要讓孩子懂得承擔責任。”
無論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深有多濃,孩子以后的人生路終究要自己走。
舍得讓孩子參與家務活,學會獨立,讓孩子在做家務活過程中感受到自已的偉大,并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也一定會有一個精彩的未來。
02
進化媽
做家務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美國哈佛大學在對波士頓456位少年進行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過程中發現: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未來就業比率高,犯罪比率低。
此外還有專家調查顯示,干家務的孩子責任感更強,更有獨立判斷事物的能力,而且情商高,家庭生活更幸福,心理更健康。
做家務能讓孩子更優秀,也許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也許你對做家務給孩子所帶來的影響表示過疑惑。
1、愛做家務的孩子,責任心強
曾經參加過《爸爸去哪兒》的孩子天天,當時在節目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立和高情商就被許多網友點贊過,這離不開爸爸張亮平時對他的教育。
生活中張亮常常讓兒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和孩子一起做飯,一起澆花,告訴兒子有關植物的養殖方式。
平日里天天也常常耐心地陪著弟弟玩耍,教弟弟學著自己吃飯,還真是個極度有責任感的哥哥。
2、愛做家務的孩子,更懂感恩
很多家長事無巨細地照顧著孩子的生活起居,每天做家務的辛苦和不易孩子根本體會不到,也認為這些都是父母應該做的,并不懂得感恩。
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中,體驗做家務的辛苦,讓他們明白家里收拾得整潔條理,每一頓可口的飯菜并不是不勞而獲的。
只有讓孩子親自實踐過,才會感受到父母的不易,進而體諒父母,更懂得感恩。
3、愛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效率高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進行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時,腦子里氧氣最充分。
因為孩子通過做家務,可以培養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等,而且這些能力是無法通過課本學到的。只有在平時的生活實踐中才能形成。
而且學習一段時間,再勞動一段時間,勞逸結合,這樣對孩子提高學習效率是有一定幫助的。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學校工作的十幾年經驗使我相信,勞動在智育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
讓孩子做家務,并不是干活本身,而是通過這些能力的鍛煉,可以間接提高孩子的智力開發,變得更加優秀。
03
進化媽
讓孩子做家務
就從這里開始
讓孩子做家務好處多多,而且做家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學會的家務技能都不同。
人民日報曾經整理出一份兒童家務年齡對照表,大概是這樣的:
1、3歲以前
3歲以前的孩子好奇心強,喜歡模仿,大人做什么他就想做什么。這個階段正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最佳時期。
家長可以引導這個階段的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請求孩子幫忙拿點東西,比如下班回到家,請孩子幫忙拿拖鞋,媽媽渴了,幫媽媽拿杯水。玩具玩完后,自己整理。
2、4-7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上幼兒園的時期,也慢慢開始懂事了,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明白,家務活不是一個人的活,而家庭里每一個成員應擔盡的責任。
這個時期的孩子,能做的一些事宜,比如自己穿衣穿鞋,自己鋪床疊被子,吃飯幫助大人拿碗筷,收拾餐桌,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好。這樣不僅減輕了父母的勞動力,還幫孩子為入學做好準備。
3、7-13歲
進入小學以后,孩子的學習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獨立性也越來越高,很多事情基本上都可以獨自完成,已經具備成為小大人的潛質。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多多參與到家庭決策中。
比如讓孩子制訂采購清單,教孩子做飯,自己清洗衣物,參與家庭大掃除等,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就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吧。
也許剛開始孩子們干活會比較粗糙,甚至會出錯,作為父母不要對孩子過于苛刻,耐心地引導和幫助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多夸獎孩子,給孩子樹立自信。
斯坦福大學本科新生指導中心前主任Julie lythcott haims 在《如何養育成人》一書中說:“家務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自治力和毅力,這些都是成長為成年人的必需能力。
所以做家務,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讓我們一起學會放開手,給孩子一定的家務活,讓孩子在不斷的實踐、探索和學習中,培養自身的技能和自信,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將來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作者簡介:薔薇花開,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親子寫作營第6期學員,二胎媽媽,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也喜歡用文字見證孩子的成長,愿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與志同道合的你一起探討育兒經;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