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人交談時,不搶話,學會傾聽。
2.與長輩、老師談話時,要起立。
3.與人交談時,目光要專注,不要游移不定。
4.與人談話或回答問題時,不要撓頭,不要總看手表。
5.與人談話或回答問題時,沒有“那么”、“就是說”、“啊”等語病。
6.舉止端莊,談吐有節。與人談話要和氣、文雅、謙遜。有邏輯,有深度,有文采,有氣質。
7.不說粗話,不說臟話,不說假話,不說絕對的話,不說牢騷話,不說別人的壞話。
8.有話好好說,遇事不怒。不高聲說話,不出口傷人,不強詞奪理,不固執己見。
9.學會說“是”,學會說“對不起”。
10.評價或介紹別人時少用或不用“比較”。
11.聽課時或與長輩、老師、領導談話時,不把椅子坐滿,更不要仰坐,不要蹺“二郎腿”。
12.開會、聽課或與人交談時,腿不要不自主地抖動。
13.見到長輩、老師、領導時,主動打招呼。
14.離開后椅子要歸位。
15.女士不在公共場所披金戴銀,不畫重妝,顯示出知識女性特有的純真。
16.女士不在公共場所畫妝、照鏡子。
17.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尤其不要在飯店、賓館、機場的禁煙區吸煙。
18.不圍觀,不湊熱鬧。
19.在介紹別人時,不用“一指禪”,要用手掌。
20.奉行女士優先的國際慣例:上車時替女士拉開車門,進餐時先請女士點菜,出門或入門時請女士先行。
21.與長輩、老師、領導通話時,要先告知自己的姓名。通話結束時,對方放下電話后方可放下電話。
22.晚9時以后,沒有特殊事情不給別人打電話,以免影響他人休息。
23.接電話時不說“喂,你是誰呀?”要說“您好,請問您找哪一位?”
24.手機調為振動。不在公共場所高聲接打手機。
25.不在教室、走廊、餐廳、賓館等公共場所喧嘩、吵鬧。
26.不在教堂、寺廟等宗教場所嬉戲、玩笑、喧嘩,尊重當地居民風俗。
27.在走廊行走時,要放輕腳步。讓高跟鞋敲擊地面是沒有修養的表現。
28.不在公共場所脫去上衣或鞋襪。
29.不蹲踞路邊,不在路邊、公園隨地坐臥。
30.衣著樸實,不要花枝招展。
31.走路要挺胸抬頭,不左顧右盼。
32.不隨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不隨地扔果皮、紙屑,隨時拾起地上的果皮、紙屑。
33.不在別人面前挖鼻孔、剔牙、搓泥。剔牙時,不要面朝街道,不要面朝別人,應轉過身去,用手罩住嘴。
34.在人前咳嗽或打噴嚏時,要轉過身去,用手掩住口鼻。
35.不踐踏綠島或草坪,自覺繞行,去走人行道。
3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不爭搶,不擁擠。要主動給老人、孕婦、殘疾人讓座。
37.不慎碰撞了別人,要主動致歉。
38.購物時,要面對服務員進行詢問,不要用手觸動服務員。
39.購物、參觀時不加塞,排隊等候時不跨越黃線。
40.用完廁所后要主動沖洗。火車進站時不使用廁所。
41.站如松,坐如鐘。面必凈,發必理。衣冠整潔,不蓬頭垢面,不彎腰駝背。
42.與眾人同桌就餐時,要讓長輩、老師、領導坐在上座,自己選擇靠門、靠邊的位置就座。
43.吃飯時,不用筷子剔牙或指人。
44.對待客人,要讓菜不夾菜,祝酒不勸酒。
45.吃飯時,不要把骨頭、魚刺等吐在桌子上,要放在碟子里或紙上。
46.吃飯時,不要大聲咀嚼(鼻炎患者除外)。
47.吃飯后,把筷子齊放在桌子上,不要放在碗上、碟子上。
48.吃自助餐時,應勤取、少取,不要浪費。
49.工作、學習期間不喝酒,不酗酒。喝酒時不猜拳行令。
50.長輩、老師、領導讓辦的事,事先要問清楚辦事的標準。
51.長輩、老師、領導安排做的事情,做完后要有回復。
52.對領導的談話、指示不做逆向思維,不要提出反對的意見。確有必要提意見時,應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提意見。
53.學會放棄,學會溝通,學會適應,善于妥協,善于合作。
54.正確理解批評是一種愛護,不要對批評過你的人使臉色。
55.學會微笑,因為微笑是人際交往的最好的名片。
56.要有時間觀念,不說“一會兒”,把時間精確到“刻”。與人相約或旅游時一定要遵守時間。須知:眾人等一人或眾人看一人是很不舒服的。
57.善于交朋友,主動交朋友。不要交網友。
58.存款、取款時,站到一米線以外等候。
59.養成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的習慣,不睡懶覺。記住:懶惰是惰落的開始。
60.關心長輩,謙讓父母,學會感恩。
61.主動給父母洗腳、修指甲。
62.不要對孩子進行仇恨教育,進行仇恨教育只能培養孩子偏私、狹隘的性格;要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進行感恩教育才能培養孩子陽光的豁達的性格。
63.為人坦誠,不耍小聰明。讓別人對你放心,敢跟你說真話。
64.不強行拉外國人拍照、合影。
65.不講黃段子。
66.備有《新華字典》,隨時翻檢,減少錯別字。
67.如果你是一個單位的領導,切記不可逢會必講。須知:講話的次數同威信不一定成正比,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68.你講話后不一定讓下級鼓掌,其實,少一點掌聲也是一種真誠。
69.如果你是教師,請不要坐著講課(外語聽力教師和殘疾人除外)。
70.雨天開車時,遇到行人要減速,不要把水濺到行人身上。
71.開會前要準備一個記錄本,防止忘記不該忘記的事情。開會時記筆記,容易給領導一個重視會議、重視領導的好印象。
72.不要詢問別人的收入和年齡。
73.有人到你單位辦事,應主動打招呼,不要不理睬。打招呼后應投入自己的工作,沒有特殊情況不與來人閑談。談話時要壓低聲音,不要影響他人的正常工作。
74.在辦公室應做到“四不說”:一不說自己的孩子多么好,二不說公婆多么不好,三不說前一天晚上打麻將的輸贏,四不說前一天晚上電視劇的情節。
75.有意識的找出別人的優點,學會每天夸一個人。
76.當異性獨自進入你的辦公室,你應開門談話以避嫌。
77.未經允許,不得查閱他人的手機和電腦,不得翻閱他人的筆記或日記。
78.不要一見面就口若懸河,要學會謙虛。
79.不在領導面前顯示自己的知識,不表現得比領導更聰明。
80.不要當眾吹捧你的上級。須知:當眾吹捧上級,你的上級也很尷尬,別人也不舒服。
81.學會尊敬別人,即使對一個三歲的孩子也不可以怠慢,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看不起比別人。
82.不要輕易承諾什么。一旦承諾了,就一定辦到,不要給人只說不做的印象。
83.保持踏實、堅韌等良好的個性,善于合群,不要有不合群的個性。
對在校學生的叮嚀
1.不到電腦房包宿,不在電腦上打游戲。
2.開會、上課時,不遲到,不早退。
3.開會、上課時,勇于坐前排,樂于坐前排,坐在人群中,不專找后排或角落。
4.開會、上課時,處對象的學生不坐在一起。
5.上課帶教材、筆記和筆,不做“三無”學生。
6.按時就寢,按時起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7.按時到食堂吃早飯,不在教室里吃早飯。記住:教室不是餐廳。
8.乘電梯或就餐時,學會自覺排隊,不爭搶,不加塞。
9.吃飯時,不剩一口飯,不剩一口湯。因為一口飯、一口湯都是父母血汗。
10.不亂花錢,不做奶浴,不吃零食,珍惜父母的血汗錢。
11.不往書桌里放垃圾,保持書桌整潔。記住:書桌不是垃圾箱。
12.學會和群,與同班、同寢的同學處理好關系。
13.進入或走出教室門時,應先出后進。女同學在先,男同學在后。
14.上課時不隨便說話,不睡覺,尊重老師的勞動。
15.善于向老師介紹自己,積極配合老師的講授,回答老師的提問。
16.上課或考試時,不捻轉手中的筆。
17.不染黑色以外的頭發,不留長指甲,不染指甲。
18.男生不留長發、怪發,不剪光頭。
19.不穿拖鞋進入教學區。
20.寢室里不掛明星照,提倡掛書畫作品、地圖或座右銘。
21.學習時間不泡寢室,因為寢室里泡不出好學生。
22.不在寢室存放錢、手機、手表等貴重物品,以免因丟失而影響團結。
23.用同寢同學的東西,要先打招呼。
24.晚上,不做影響同寢和鄰近寢室學生休息的事情,如聽錄音等。
25.晚上,寢室里不留宿異性。
26.女生做家教,第一次去男主人家時,不要只身前往,以免上當。
27.愛護圖書,不在借閱的圖書上鉤畫。養成使用書簽的習慣,不折疊書頁。
28.不用紅色筆答卷、寫作業、寫信。
29.假期能為家長分擔家務。
30.能體諒父母的難處,不挑吃穿。
31.每學期期末,向家長匯報學習情況和在校表現,維護家長的知情權,做溝通家長與學校的橋梁。
32.自己不搞生日宴會,也不參加別人的生日宴會,告別低級趣味。
33.養成節約的習慣,節約一度電,一滴水,自覺關燈,關水龍頭。
34.上課期間,不以任何理由到教室找學生或教師。
35.在校學習期間,不宴請學院領導、老師。
36.節日不給管理學院領導和老師送禮物、鮮花和賀卡,可發短信祝賀。
37.學會用五筆字型輸入漢字。
38.三人以上同行時不要拉橫排。
39.別人來到你的房間看望你時,你應主動起立以示敬意,坐在上鋪的要立即下床。切不可坐在床上,更不要坐在上鋪一動不動。記住:尊重別人,實際上是尊重自己。
40.在校學習或畢業后見到老師時,要主動介紹自己的姓名,不要讓老師說出你是誰。這樣既尊重老師,又免于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