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成長記錄冊
這是一篇關于學生成長記錄,小學生成長記錄,學生成長記錄冊的文章。交流學生成長記錄冊每月讓學生整理一次成長記錄冊,并在班里進行展示評比,看誰的記錄袋豐厚了,誰的記錄袋精華了。讓學生把各自的成長記錄冊帶來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展示自己的收獲,體
學生成長記錄袋也就是學生檔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記錄學生自己、教師或同伴做出評價的有關材料,如:優秀作業、活動記錄、發表作品、記錄自己學習活動的照片、磁帶、項目作業、實驗報告等。一些相關的證據與材料,以此來評價學生學習和進步的狀況。成長記錄袋可以說是記錄了學生在一個時期一系列的成長“故事”,是評價學生進步過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其最終發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目錄、個人資料(個人小檔案)的設計
一般的順序:封面、教師寄語、個人小檔案、目錄、記錄內容。也可以把目錄放在個人小檔案之前。
1、封面設計要別致:讓學生自行設計封面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開校初,我給班里的每個學生發了一個檔案袋,讓他們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設計封面。結果,在教師或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下,有的學生照了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貼在封面上,有的則精心地在封面左上角畫了自畫像,并根據自己的特點寫上姓名,如“愛唱愛跳的×××”“刻苦好學的×××”。不僅如此,大家還給自己的成長記錄袋取了許多富有詩意的名字,如“成長的足跡”“新苗長高了”“雛鷹起飛”“小手在變大”等等。有些學生還在封面上設計了“我喜歡的格言”、“我的愛好”等等,這些封面的設計既新穎美觀又極有創意。本文由一起去留學編輯整理,轉載自一起去留學http://www.177liuxue.cn轉載請保留出處。
2、內容收集要豐富:
學生喜歡的作品與成果,或者他們愿意留下來認為有重要價值的材料或作品。成長記錄冊的目錄可以是學生擬定的,如:我最滿意的相片、作業、日記;喜愛的手工制作;我最滿意的繪畫作品、書法;我的獲獎證書和作品等,并在所選作品上標明收集的時間、選擇的理由。低年級學生,記錄冊的創建、內容的收集、整理有必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師可以給學生規定以下內容:
一、優缺點卡:用來記錄學生一學期來學習興趣、方法、習慣等方面的優缺點,看看優點是不是增加了,缺點是不是克服了,目標是不是已經達到了。里面有家長校外表現的評價,也有教師對學生在校內表現的評價,還有學生自己的反思等內容,是及時、全面記錄學生成長與進步過程的有效憑據。
優 點 要 發 揚
內容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
誠實善良、禮貌待人
助人為樂、尊敬師長
團結同學、勞動積極
好學上進、書寫整潔
缺點要改正(中年級)
二、內容自我反思教師評價家長評價
學習不主動、不遵守紀律、字寫得不好
榮譽卡:這個卡用得好,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獲得滿足,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上進心,達到鼓勵學生課外多識字、多閱讀、多背課文、積累詞匯、豐富語言、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等。可在每月底進行一次評比,有進步獎、識字大王獎、背書大王獎、積極發言獎、熱愛勞動獎、科學獎、作業工整獎等等十幾個獎項。被評到的同學也獎勵一朵小紅花。同學們將這些小紅花粘貼在榮譽榜上。10朵小紅花換得一張榮譽獎狀。
三是閱讀心得筆記:學生們將看電視、課外閱讀等渠道看到的名言佳句、自己的所感所想等都寫在里面。
四是有意義的作品:讓學生自主收集具有一定意義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最滿意的作業、圖畫、手工制作、生字卡等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的作品,也可以是失敗的、能給學生以啟示的、有待提高的作品。總之,只要學生樂意,能對他們的成長、進步產生教育意義的作品都可以裝入成長記錄冊中。
五是各學科評價表:各學科評價采用不同的方法,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根據單元教學內容實施階段性評價,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品德與生活、音樂與美術、體育與健康每學期進行一次綜合性評價。
六是搜集的資料:為適應未來信息社會的要求,在教學有的課文之前,特別要注意讓學生搜集資料。其目的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也為了讓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更多地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既可以培養綜合實踐能力,同時也方便了教學。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圖片、文字資料、生活常識等,挑選最喜歡的,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裝入成長記錄冊內。
此外還可以收入單元或期中期末檢測卷,這是每學完一單元內容之后,對學生知識、能力及方法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檢測。卷上有量化的評分,也有質性的評價。有教師、家長的寄語,也有學生的自我反省等內容。
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照片、文字記錄資料等也可以裝入成長記錄冊中。
二、“成長記錄冊”的操作使用
首先,成長記錄袋內容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計劃而不是隨機的。其次,成長記錄冊因為要全面記錄學生成長的歷程,其內容一定要豐富、充實,但又不能雜亂無序。因此,教師的指導顯得特別重要。教師如何去操作,并監控整個過程。
1、定期展示、交流學生成長記錄冊
每月讓學生整理一次成長記錄冊,并在班里進行展示評比,看誰的記錄袋豐厚了,誰的記錄袋精華了。讓學生把各自的成長記錄冊帶來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展示自己的收獲,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生收集成長記錄袋的資料不是目的,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才是其主要用意。因此,教師不但要經常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成長記錄袋的機會,還要盡量和他們一起回顧成長的歷程。
2、充分發揮“優缺點卡”潛在的教育功能
學生每月將記錄冊帶回家中讓家長進行評價。在與家長聯系的過程中,學生即體驗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并及時改正了缺點,明確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進步的愿望和信心。每月,班里可進行一次成長記錄冊交流評比活動。小組同學之間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評一評誰的表現好,誰的進步大。在相互評價和自我反思中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
3、揚棄記錄冊內容
教師要告訴學生成長記錄冊不是自己作品的堆砌,要不然時間久遠了,就會變成一堆大垃圾,即使有珍珠也會被埋沒在垃圾里的。在建設記錄冊時要注意不斷地替換更新,有選擇地保留,保存下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作品,有一些自己覺得不再有意義的部分就可以刪去。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學生不斷地審視自己,評價自己,同時也懂得了欣賞自己悅納自己。
總之,建立成長記錄冊,必須以激勵為目的,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成長記錄冊一方面能夠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真實反映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成長與進步;另一方面,也為老師、家長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評價材料,使我們老師能夠更加開放地多層面地、全面地評價每一個學生。
相信您對下列內容也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