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在高偉2歲時,孩子媽媽離開家。父親叫高超文,山東人臨沂人,今年54歲。去年11月26日,高超文在結束了一天辛勞的工作后,在房間生了一盆炭火取暖。他在暖意中沉沉入睡,沒想到這一睡就是2天1夜。姐弟倆放學回來,以為爸爸只是太累睡著了,所以沒有去打擾。直到高超文的同事前來詢問才發(fā)現(xiàn)父親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于是迅速將其送往醫(yī)院。就在編輯組編寫這組圖的時候,得知高榮的父親已于1月10號的凌晨的4:20分去世。
02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1月5日,醫(yī)生說建議高超文出院,回家康復。父親要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臨行,高榮雙膝跪地,聲淚俱下地說:老天,你讓我爸爸好起來,求求你了。現(xiàn)場的記者、圍觀的村民紅著眼睛,扶起這個懂事的女孩。
03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高榮在家里寫著《爸爸你快好起來》文章時,眼淚潤濕字紙。“爸爸,您以前罵我罵得很兇,我希望您不要罵我,可是現(xiàn)在我多么希望您能兇狠地罵我。”高超文出事了,對于姐弟倆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塌了一樣的打擊。前幾天還好好地在面前說笑的父親,現(xiàn)在卻只能躺在病床上,喊一聲爸爸,他也不會有任何反應了...高榮常常以淚洗面。
04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據(jù)高超文的侄子高猛說,高超文在40歲左右的時候才結婚,妻子比自己小18歲,為他生了一雙兒女。但在高偉2歲的時候,高超文的妻子就離開了這個家庭,高超文只能既當?shù)之攱尩匕呀愕軅z拉扯大。一晃,8年多過去了,如今女兒高榮14歲,兒子高偉10歲,姐弟倆都在海寧市上小學。為了方便照顧他們,不識字的高超文只能靠收廢品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05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周末時,懂事的高榮也會前來幫忙照顧父親,弟弟高偉則臉貼倉口向內(nèi)觀望著。但是經(jīng)過了30多次高壓氧治療,高超文卻沒有半點好轉(zhuǎn)。
06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高超文的侄子高猛為了能夠照顧他,在一個月前辭去了在上海的保安工作。每天,高猛每2個小時就要為高超文翻一次身,晚上還要為他擦拭身體。高超文倒下的這40多天,基本上由他的3個侄子輪流照顧,高勇和弟弟高猛為方便照顧叔叔,已在一個月前從上海辭去工作。高超文另一位侄子則放下上海的生意,守候在叔叔面前。而哥哥高超強,終日以淚洗面,覺得對不起弟弟,沒有照顧好他。
07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周末,高榮帶著弟弟來到醫(yī)院,站在父親的床頭,不停的叫著:爸爸,你醒醒。高超文的主治醫(yī)生說,那天搶救成功后,高超文持續(xù)昏迷了幾個星期后才醒過來。但是他除了眼睛和嘴巴能動以外,身體其它部位仍舊不能動彈,也就是說,高超文相當于"半個植物人"。
08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爸爸躺在了病床上,姐姐高榮擔起了家里的一切。平時洗衣、做飯,照顧弟弟,高榮的小手上出現(xiàn)凍瘡。
09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姐姐高榮讓弟弟趴在床上,縫補冬衣上的破洞。高榮從10歲起,就會簡單的針線活。
10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高榮一家的不幸,引發(fā)了網(wǎng)友和愛心人士的強烈共鳴,很多人加入愛心群,雖然大多都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而他們聚集到一起都是為了做件溫暖的事——幫助這一家人度過難關。海寧義工了解到高超文一家的情況后,主動加入了海寧大潮網(wǎng)的愛心群,并決定為高超文一家舉行一場為期3天的愛心義賣活動,籌得捐善款18400元。也有許多愛心人士,直接找到高榮姐弟倆,給他們愛心,給她們溫暖。
11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1月6日,高榮所在班級獲悉她家的情況后,班里為高榮舉行簡樸的告別儀式。來自四川的張琴聽說高榮要離開海寧了,十分不舍。
12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黑板上的“高榮別走,我們愛你”在大大的愛心包裹下,分外顯眼。“我祈禱上天會讓我們今生能重逢,我會在家鄉(xiāng)祝福你們,我不會忘記在海寧永寧的日子,你們要努力學習,長大報答爸媽。”憋了長長一口氣,堅強的高榮說出了心里話。男女同學依次上前與她擁別。
13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放學回家,爸爸不在家,高榮十分落寞,身后是爸爸的清潔車。如今,高超文負責的清潔區(qū)已由其他工人包干了。聽說,身高超過一米八的高超文干活可是個好手,他一人能承包3人的活。
14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爸爸在堂哥的護送下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山東臨沂,姐弟倆暫時托付給大伯高超強,一位善良的六旬老人。如今,姐弟二人由高超文的侄子高勇代養(yǎng),高勇說:“對幫助我們的人,真是大恩不言謝,我們永遠會記在心里,接下來我叔的兩個孩子,姐姐高榮,弟弟高偉,我會向?qū)Υ易约旱暮⒆觼矸龇鲳B(yǎng)。”
15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面對老家的方向,高榮不住地流著眼淚。就在編輯組編寫這組圖的時候,得知高榮的父親已于1月10號的凌晨的4:20分去世。您想溫暖這對不幸、但堅強懂事的姐弟,請致電 高勇 (高榮堂哥)、18621610806 。
16
16
攝影報道/ 儲永志 陳杰
愛心網(wǎng)友可以在手機端”微信“里點擊進入”錢包“里的”騰訊公益“,點擊公益項目列表里”幫苦難姐弟度寒冬“公益項目,可以和有愛的攝影師儲永志一起幫到他們。
一生“炭”熄
攝影報道/儲永志 陳杰
采訪完整個事件。除了嘆息高超文的不幸。最打動我的卻是以下三點。
一、在急難面前,素以“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的山東漢子打動我。高超文倒下的這40多天,基本上由他的3個侄子輪流照顧,高勇和弟弟高猛為方便照顧叔叔,已在一個月前從上海辭去工作。高超文另一位侄子則放下上海的生意,守候在叔叔面前。而高超文的哥哥高超強,終日以淚洗面,覺得對不起弟弟,沒有照顧好他,真正詮釋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其二、海寧人民醫(yī)院的一名醫(yī)務工作者,1月5日,醫(yī)生的建議高超文回家康復。離院時,一位慈祥的醫(yī)生,拿出兩個大蘋果塞給高榮手中,寓意平平安安。這種只有親人間的祝福,卻在醫(yī)患間自然演繹。著實有力地撞擊我的心靈,我朝那們不知名的醫(yī)生深深一躬。當然,還有“愛如海寧潮,涌向齊魯娃”的海寧各界愛心人士,他們這種“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情懷,彰顯老祖宗的美德。
三者、懂事的農(nóng)民工子女。高超文沒文化,但有教養(yǎng),于是他的一雙兒女堅強、懂事,小小年紀就深諳知恩、報恩之理。1月6日,高榮所在班級6(2)班,獲悉她家的情況后,班里為高榮舉行簡樸的告別儀式(班里基本上都是民工子弟)。現(xiàn)場,這些孩子,除了祝福高榮爸爸早日好起來、有一半的同學流著淚表示要體諒爸媽的不易。為人,若能孝親尊師,足矣。
推薦作品Recommend 第九十二期—不屈的老兵 攝影報道/楊輝 演智 第九十一期—“癌癥街”的白血病患兒 攝影報道/吳芳 第九十期—被忽視的罕見病—“朗格罕” 攝影報道/于朋朋 第八十九期—“我的爸媽是環(huán)衛(wèi)工” 攝影報道/蔣斌 監(jiān)制:翟紅新、李玉霄 策劃:李昕樾 項目支持:孫懿 吳婷 編輯: 山姆哥 車怡岑 劉靜 韋卓輝
騰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