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中的友情與親情
竇 旭 民
人生誰也不可能不患疾病,而同時誰也不可能不去醫院住院醫療。最近,老伴因膽結石手術住院十天,我到醫院護理,頗有感受。
病友之間情意濃濃,相互關照,十分到位
患者同住一間病房,不管是老是小,都顯得溫良、謙讓,都會站在對方的位置,設身處地的體諒寬容一切。如:在老伴的病房里,一天夜里突然住進一名十八歲的女學生,腸梗阻疼得姑娘大哭大叫,同病房的人們沒有絲毫怨言,都在積極地勸說安慰姑娘,讓其配合醫生治療,有的還為姑娘拿出了熱水袋讓其熱敷、止痛。
再就是在病者在“掛掉針”中,有時有的護理人有點急事,其他護理人就會主動地承擔護理任務,或者幫其上衛生間“解手”,或者為其呼叫護士換藥等等。小聲說話,輕輕關門,一切都顯得那么溫馨、安靜。
最令人感動的是病者的交流和談心,主要內容當然是關于病情方面的。從怎么患病到今后如何注意保健,都有很好的見解和建議。人們此時對于身體的關注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的多,而且體會是又深又牢。
親情之間的血濃于水,相互照應,無微不至
一人住院治病,全家難得安寧,這正說明血濃于水的珍貴親情。病者的一痛一疼,都緊緊牽連著親人的神經。每到一名病者需要手術時,看著手術室外的親人群體,看看他們那一張張焦慮的臉色,就會體味到他們的真實心情。
在護理病者的日子里,沒有人怕臟怕累;為親人倒尿倒屎是平常小事,為親人喂飯喂水更是普通平凡。而正是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足以體現真情,顯示情感。
我老伴的二姐和小妹在老伴住院期間,幾乎天天到院,為其送來熱騰騰的可口流食,我也跟著沾了光(同時為我也帶了飯菜)。親人的這種關切和安慰,往往就是患者康復的最佳良藥,因為精神上的愉悅絕不亞于某些藥物的功效。為此,我要衷心感謝親人們關愛和幫助,并在以后的歲月里好好回報。
醫患之間的關系逐步改善,相互配合,驅趕病魔
近年來,醫患關系一度有點緊張,到處可見因此而釀成的刑事案件。在這里,我看到醫患關系正在逐步改善,醫生、護士都很熱情,而且責任心較強。醫生們一天幾次的查房和巡查,完全掌握了病人的第一手材料;護士小姐態度謙和,以微笑招呼病人,又是剪指甲,又是整床鋪,服務到位。
如此緊密配合,怎能不令人心情舒暢?
但愿病房里的友情、親情進一步增強,但愿人間的溫情不斷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