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個子高矮排座位。這是最普遍性安排方法,因為一個班級里學生的身高不可能都是一樣的。做為老師,首先應該照顧一下矮個子學生的座位,一般是按矮前高后的秩序,也可以高個單獨安排兩排,避免高個的一直在后面。
2、優差生搭配。按成績好壞相互搭配來安排座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不好的,讓他們當小老師一幫一對對紅,這樣可以培養優生的責任感,也讓學習不好的學生有個學習的榜樣。當然以不影響優生的學習為前提。也可以同等水平的學生同桌,讓他們互相競賽。
3、要適當輪換。班內學生較多,為了照顧到每一位同學,要適當的輪換座位,可以分為前后輪轉和左右調換。左右進行輪換的情況老師們用的較多,每次可以一排挪動或兩排平移,也可以南北兩邊對調。前后輪轉可以劃分區域進行,例如前三排、后三排分別換。
4、固定時間,形成慣例。每兩周或者一個月調位一次,不宜頻繁調動,更不能長時間不調位。
5、恰當微調。學生的座位排定后,可能會隨著各種情況的變化,出現某些問題。適當的微調是可以的,但不宜經常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