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自己小時候,七八十年代,寫或者刻一句“到此一游”是很時髦的事情。后來,開始五講四美,所以在我當時的認知當中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沒有公德心,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有沒有犯法。
不過現在,談起“到此一游”這種涂鴉行為,Graffiti,首先會覺得,這是一個法律問題。
如果是涂鴉在私人財產,不管是雕塑還是大樓,那屬于侵犯他人財產的行為,是否會承擔后果,那要看主人家的打算。如果涂鴉在公共財物上,很多地方都有破壞公物的懲罰條例,只不過是執不執行,以及處罰的重不重的問題。但不管怎樣,性質不僅僅是犯錯,或者沒有公德心那樣。
各地對于涂鴉的處罰并不相同。比如新加坡,最高可判三年監禁,還可能被藤刑,而在中國內陸,用涂鴉的方式破壞文物,看嚴重程度,從警告到拘留十天,罰款二百五到五百元。
其次,這也是一個社會學問題。
在大城市,總是會看到很多街頭涂鴉。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曾經想打擊這樣的行為,結果,有研究顯示,那段時間紐約的犯罪率高了不少。于是有專家得出一個結論,其實涂鴉對于一些人來說,是一個出口,有利于社會和諧,應該是一個如何管而不是禁的問題。
政治廣告經常會遭到涂鴉,這是一種表達不同政見的方式。政府機構或者宣傳廣告也常常遭到涂鴉,很多時候是表達對政府的不滿。
很多涂鴉的人知道這樣的行為是會要承擔法律后果的,但是挑戰法律本身,就是一種表達。
街頭涂鴉在現代也被看成一種藝術方式,香港就有一個著名的街頭涂鴉者,自稱為“九龍皇帝”的曾灶財,生前在九龍各地街頭用毛筆寫下家族對九龍”主權“。持續了50年。他曾經因為涂鴉破壞公共財物而被多次檢控,不過警方都是罰款警告,他的妻子受不了他的這個習慣離他而去。在他去世之后,政府不再清洗他的“墨寶”,而是聽從香港文化人的建議進行保存。在不少文化人看來,他的涂鴉是香港本土文化的代表。2003年,他的涂鴉還是威尼斯雙年展的展品。
不過中國游客遍布各地“到此一游”,應該沒有政治含義,談不上藝術價值,倒是挺有文化含義,折射一代的一群人的一種心態和習慣。只是,讓我覺得驚訝的是,這次在埃及涂鴉的居然是未成年人。我還以為,現在的成年人還保持這樣的習慣,那是很少人有人告訴他們,這是犯法的行為,到了下一代,應該有這樣的常識。
看來,我太理所當然了。
(責任編輯:賈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