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皇后上官氏畫像;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歷史上,有一位上官氏,年方十五歲時,便被封為太皇太后,堪稱最年輕。按常理而言,太皇太后,相當(dāng)于皇上的祖母。這個稱號跟十五歲一對比,多么違和啊。
其實沒有那么玄乎。上官氏是漢昭帝的皇后,六歲立,立十歲而昭帝崩,“后年十四五云”(《漢書》原文如此,不好說哪個數(shù)字有水份)。太年輕了,沒有子嗣,霍光等人召來昭帝的侄子昌邑王劉賀征即位,尊皇后為皇太后。二十七天后,霍光與上官太后一起廢了劉賀,另立武帝的重孫劉病己(即昭帝的侄孫)為孝宣帝。宣帝尊上官氏為太皇太后。
這么看來,這個輩份是沒有錯,她確是宣帝的祖母輩。盡管宣帝比她的年齡大。
上官氏在五十二歲的時候去世了。這時候,離昭帝去世已經(jīng)三十八年了,也就是說,她守寡近40年。
奉勸大家不要再把太后守寡看成是一件多么悲苦的事情了。古代人的平均壽命較短,尤其是黔首中的男丁徭役繁重、體力勞動強度較大的時候;平民婦人守寡是常事,她們?nèi)绷藙趧恿Σ攀侵旅驌簟L鬀]有這方面的擔(dān)憂,守寡并不見得格外不能忍受。
再說了,人都是參差百態(tài)的,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性伴侶;很多女人并沒有多少性欲望,何況嫁娶都是出于政治安排?我惡毒地想,對于地位穩(wěn)固的皇后來說,沒有生存之虞,她們說不定希望本來就沒感情的夫君早死,然后獲得自由呢。
上官太后是哪一種呢?不好說,資料太少。但在有限的記載里,她對權(quán)力沒有什么興趣,也沒有留下她傷春悲秋的哀愁,僅僅是養(yǎng)尊處優(yōu)地過著安靜的日子。她的丈夫昭帝,更像是她的童年玩伴,對她的人生有著決定性影響的,應(yīng)該是霍光,她的外祖父。
話說,霍光與上官桀都是受遺詔輔少主的顧命大臣。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兩家結(jié)成親家。昭帝八歲時,在宮中撫養(yǎng)皇帝的大姐姐蓋長公主,準(zhǔn)備把周陽氏女許配給他;上官安趕緊托蓋長公主的男寵丁外人說項,讓蓋長公主下詔納上官安的女兒進(jìn)宮,先封婕妤,再封皇后。此時,皇后才六歲。
可惜上官氏的這個父親實在是個禍害。上官安因為是皇后的父親被封為車騎將軍,日益驕淫,胡作非為,還干出與父親的繼室及良人、侍御淫亂這種事來,后來又勾結(jié)燕王謀反。有人問:“(謀反了)那你的女兒(皇后)怎么辦?”上官安說:“追逐麋的狗,怎么顧得上小兔?做大事怎么顧得上小事?我用皇后謀得尊位,一旦皇帝以后不喜歡她了,我想當(dāng)家人也不行了。”有這樣狼心狗肺的父親,小上官姑娘還是早嫁早好啊。
謀反事發(fā),燕王、上官桀、上官安、蓋長公主自殺,上官皇后此時才八歲,沒有參與陰謀,加上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后位保住了。
霍光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了。但說不清楚是不是這件事讓霍光看到了未雨綢繆之必要,霍光急著想要外孫女能生下個皇儲。于是,那些領(lǐng)悟了霍光之意的大臣和御醫(yī)上書稱皇帝身體不好,不能多近女色,只能親近皇后,并且命令宮中女子都穿多條帶子系住的窮褲。
所謂窮褲,顏師古稱“緄襠袴”,服虔曰:“窮绔有前后當(dāng)(襠),不得交通也。”這就是有襠的女褲的肇始。知道為什么漢服中的“曲裾”、“深衣”都必須纏繞多層么?因為里面是沒有襠的,光著屁股呢。昭帝后宮女子穿的這種有襠的褲子,大大地限制了性行為的方便程度。雖然真要想,是有辦法解決的,可是作了這種規(guī)定之后,誰敢找死?
小皇后是得到專寵了,不過,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發(fā)育都未必成熟,哪里這么容易生育?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可看到,上官氏的夫妻生活其實是項政治任務(wù),說不定,守寡還能讓她長舒一口氣。沒多久,長她三歲的少年皇帝就死了。
換上來的皇帝就是宣帝。后來,霍光的兒子霍禹等人謀反,霍皇后(上官太皇太后的姨媽)亦因毒害太子被廢,霍氏又被族誅。——而上官氏,在上官家和霍家的兩次謀反和誅滅當(dāng)中,都安然度過。
在上官氏的父系和母系的后臺都先后被族誅之后,惟一能保住她的命的,大概就是與世無爭了。可惜,這種經(jīng)驗不能推廣。同樣是皇后,有的死于勃勃野心、欲望膨脹;有的死于恃寵而嬌,不知進(jìn)退;有的死于軟弱可欺,不會來事。就像西漢的另一位少女皇后張嫣,同樣是與世無爭,歷經(jīng)變亂,卻煢煢孑立,悲涼地死去。
有時想想,上天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哪怕你貴為皇后、貴為太后,你的命運仍然是隨機播放,一點準(zhǔn)數(shù)都沒有;該吃的苦,該遭的罪,一點也不缺。從這一點來說,命運似乎又是公平的。
(責(zé)任編輯: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