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課堂實效性的論述
語文課堂要做到
有明確的目標
精心設計,要有預設與生成
積極投入到各項語文實踐中,人人學有所獲。
評課標準要點
一、理念先進,
體現新課程基本理念(課標四個方面)
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提高課堂實效性
二、目標明確
明確恰當,體現年段目標和課文特點
教學目標落實在教與學的過程中
三、訓練扎實
恰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精心預設,合理生成
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參與面廣
閱讀、感悟、置疑、運用貫穿始終,
聽、說、讀、寫訓練扎實
四、過程簡約
過程合理簡約
手段簡便實用
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
簡明的目標
真
簡簡單單教語文
北京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研討會
崔巒講話概要記錄(二)
有關山西全國閱讀課的評價
一、臺灣 趙教授評價大陸的課:
1.學生有如此強的能力,教師怎樣跟上學生的進步?
找準教學的起點,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課堂有浪費的地方
學生已知、已會的,教師不必喋喋不休!
教師不要做無用功!思考:教過后,學生的理解、感受與之前有差別嗎?
2.我們的教學是知識導向還是學習方法的導向?
有些課堂上,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習方法的滲透
3.課堂是學生的舞臺,還是教師的舞臺?
應該把學習的機會、時間、權利教給學生,更多地安排學生的活動。
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互動較多,缺乏師生之間自然的互動。
4.小組合作活動太少
現代教學強調合作,分享!
5.我們的閱讀教學更多的是理解層面的閱讀,缺少的是批判的閱讀和有創意的閱讀,要重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
6.閱讀教學模式太單一,要屏棄單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不同文體應有不同模式,不同年段應有不同模式。
課堂上太多理解,少了讀寫結合;甚至只是在吸收、表達的角度設計教學。
二、課堂舉例:
1.一堂文言文教學《學弈》
特點:趣為先,讀為主,放為旨(教方法)//學生習得學習方法應該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手段:——用成語概括這兩個人
——給動畫配音(兩次:白話,文言。)……
2.《月光曲》
過程:
入手:由聽寫詞語入手,用上剛才聽寫的詞語說說課文的大意
默讀思考:哪些話打動了貝多芬,畫、批、注。
1) 按學生的思路,讀、議“兄妹倆的對話”:
帶著體會讀這部分內容,自己練,師生合作。
2) “為盲姑娘彈琴”一段:
a) 置疑,你讀了這部分有什么問題嗎?
b) 抓住問題引導學生體會,體會激動(兩人不同的激動)。
c) 聯系上一課(伯牙“高山流水”),體會“知音”,讀出感情。
3)“創作月光曲”部分:
a)引導想象,給課文“補空白”。
b)寫:當時貝多芬會想些什么?
4)教師配著編輯過的《月光曲》,范讀最后的部分,簡直是珠聯璧合。
特點:
注重創設情境
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導讀,導議……)
3.《少年潤土》
設計巧妙——長文短教,結構組織巧妙
先樹立潤土形象(瓜地刺猹,與我的對話)
教學中兩次回應第一段描寫,使形象鮮活于學生心中。
<小雨滴記錄>
北京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研討會崔巒講話概要記錄(三)
我們應該怎樣做?
一、閱讀教學是憑借文本培養學生感受、理解、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受到情感熏陶,思想達到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語文是學習語言的課程!閱讀是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
語文不是文學課,不是故事課,更不是品德課、常識課。
工具與人文要統一
二、上好閱讀課的前提是教師對文本準確的解讀!
這是教師的功力!
首先,要把自己作為普通讀者來賞讀文本,投入其中,忘乎所以。
然后,走出文本,以學生的視角思考。
可以讓學生學到什么?不應學什么?要有所取舍!
對文本的理解要做到:深入淺出,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最糟糕的境界是淺入深出!)
三、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年段目標,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管好自己的事!
二是要關注學生。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要很準確地把握!(跳一跳摘到桃子)
在理解的層面上,一般容易低估學生的水平和能力,老師不斷追問,學生強打精神回答,懈怠了學生的情緒。要明白,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么?目標也好,內容也好,核心的目標是學習語言,要指導學生讀出情,品出味,悟出效,習得法,激活思。
1.讀出情
(引古人談讀書的境界!)
例《馬背上的小紅軍》《十里長街送總理》
2.品出味
對有特色的語言,要引領孩子品讀
《我的伯父 魯迅先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品出魯迅的幽默;
《貓》,品出老舍京味語言的幽默,與魯迅的幽默不同;“說它貪玩吧……”“蹭”“踩印”
3.悟出效
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表情達意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美麗的小興安嶺》“封得嚴嚴實實”的“封”;“浸在”“千萬縷”“利劍”
4.習得法
包括讀書的方法和作者表達的方法,遣辭造句,構段方法……
5.激活思。
形象思維,培養孩子讀文字想畫面的能力;
慎用先出一個固定的畫面,這樣就框住學生的思維了!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在不誤讀(曲解作者原意)的前提下,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提倡個性化的,有創意的閱讀。
《四個太陽》你想畫什么顏色的太陽?可以!相信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
《小兔運南瓜》,充分想象,還有什么辦法幫小兔把南瓜運回家?
《新型玻璃》,你還想發明哪些新型玻璃?
充分讀,充分思考,充分交流!師生對話,還要推動生與生的交流,使我們的課堂成為培育和綻放創新思維的舞臺,好的課要把“彩兒”出在學生身上,而不是老師盡情的表演!
北京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研討會崔巒講話概要記錄(四)
四、追求實效還要注意教學方式、方法要活!
1.要使學生親歷:揣摩文字,體味語言,體會情感,體驗表達效果
例:《貓》
師:同學們能說說“蹭”在這兒的意思嗎?
生:摩擦
師: 那老舍先生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再讀,結合你的生活實際……
生:……
師:蹭,不僅僅是摩擦的意思,聯系上下文,再來體會
生:……蹭出了撒嬌,
蹭出了可愛,
蹭出了友誼……
一堂語文課,應該像畫潑墨山水畫,大手筆,但其中有精細的地方!
2.多元閱讀模式
不同的文體,采用適合于這個問題的模式。詩歌,寫事的,散文……
《秋天的雨》帶學生進入情境,賞讀
《美麗的小興安嶺》了解寫作順序的基礎上,體會怎樣寫出四季的特點,抓傳神詞句,理解、品位,學習表達。
《頤和園》抓詞句品讀。“劃過”讀出味道,記住文中的好詞佳句,之后,把課文變成導游詞,一邊游,一邊說。還可以設計:假如你游某處景物,你列一個提綱(帶動寫)
《只有一個地球》說明文,有感情地讀就不大合適!更重要的是了解和學習說明的方法。
不要千課一面,千篇一律!
不同年段,不同的
側重讀,附帶寫
學讀、學寫并重
從學寫的角度側重
只管讀,不管語言表達要改!
建
一、
學習語文絕不是靠課堂實效性就能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的!學法于課內,發展成材于課外。北京的孩子環境很好,要充分利用,辦法很多,關鍵是有意識,合格的語文老師不能只管課內,不關課外。課外的讀,課外的寫!
例:浙江 閱讀考級——赤、橙、黃、綠、青、藍、紫
有量的要求;提供古詩詞、閱讀數目;
1級—3級各100萬,
寫閱讀卡片
最后一級:提交名著閱讀報告
二、北京要利用首都天時、地利、人和及教育資源豐厚的優勢,集區縣力量,有研究的思路!各區縣要有自己的思路,要達到與首都相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