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朱永新致教師】中小學老師怎樣做科研?

 


一談到科研,很多老師就想“吐吐槽”:太難了!

然而,科研又是非常重要的!評職稱要看科研,自身成長又需要科研,想成大家科研更是少不了!

總之,科研真的是讓老師又愛又恨!

其實,科研沒有想象的那么難,那么復雜!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認為,一線教師都應該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主力軍。為啥呢?因為每天和學生在一起,每天都在教學!這都是珍貴的科研素材呢!

那么,中小學老師的科研到底應該怎么做?聽聽朱永新老師在他的新書《致教師》中如何回答一線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吧!

(溫馨提醒:如果您也想讓自己的問題得到朱永新老師的回答,快快給我們好老師微信留言吧,您很有可能得到這樣的機會哦!)

做科研要會提出問題

來信1:一線老師究竟怎樣做科研?

朱老師,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一直覺得教育科研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離我們太遙遠。后來我看見您說的一句話:要做一個科研型的教師。您說,教育科研是中小學教師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成就一名教育家的必由之路。但我發現,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實在擠不出多少時間做研究,讀書也很難帶著問題去閱讀,寫作也只是寫寫日記與感想,好像離科研型教師越來越遠了。我究竟該怎么辦呢?一線老師究竟怎樣做教育科研呢?

朱永新回答:

教科研不是專家、教授的“行當”

許多老師與你一樣,往往把教育科學研究視為非常神圣、非常神秘、非常困難的事,認為那是專家、教授們的“行當”。

其實,教育科研遠遠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復雜。教育科學研究不是學者的專利,教育第一線的廣大教師應該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因為最貼近教育實際、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正是中小學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們。

蘇霍姆林斯基是我最崇敬的教育家之一。一生中寫了40多本書,600多篇論文,1000多篇供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和短篇小說。

35年的教育生涯里,都沒有脫離過教育教學的第一線。沒有很高的學歷,18歲當農村小學教師。29歲始,擔任烏克蘭一所農村學校——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每天早晨5點至8點從事寫作,白天去課堂上課、聽課、當班主任,晚上整理筆記,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教育的偉大往往就寓于平凡之中。從自己日常的教育生活出發,同樣可以成為優秀的科研型教師。我始終認為,如同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學會游泳一樣,廣大中小學教師也只有在教育科研中學會科研,離開教育實踐的沃土,不僅不可能構筑起教育的“理論大廈”,也使任何教育科研失去了真實的意義與生命力。但我同樣堅持,游泳既要在水里學,也要在岸上學,“學院式或學者型”的教育科研訓練對于希望成為學者型或專家型的教師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問題的提出,從這五個方面出發

基本途徑不外乎以下5個方面,一是從社會發展需要提出問題,二是從學科建設需要提出問題,三是從教育實踐中提出問題,四是從當前國內外教育信息的分析總結中提出問題,五是從不同學科的交接點中提出問題。對于青年教師來說,更便捷最有效的途徑,是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問題。

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碰到的問題很多,雖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但究竟如何抉擇,許多老師也經常會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可以從課題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三個方面來加以評價。

“重要性”是指所要研究的問題是比較根本或影響層面比較廣的,即課題具有較大的價值;“迫切性”是指問題若不馬上解決,將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即課題具有刻不容緩的現實性;“可行性”是指課題的研究是力所能及的,研究面臨的困境和障礙是可以克服的,即課題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當然,上述三個方面的價值與事實判斷,不應單憑個人的經驗、觀察與思考,也應該盡可能集思廣益,多聽取別人的建議與專家的指導。

你的朋友:朱永新


做科研,要學會使用材料

來信2: 怎么選課題,怎么用材料呢?

朱老師,在日常工作中,評職稱需要各種論文,平時校長也會檢查讀書筆記等等,這樣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老師到網上去百度一下,東拼西湊地找點材料來應付。我覺得這種行為并不妥當。我很迷惑:研究中需要各種材料,到底應該怎樣正確使用呢?研究時面對學生的那么多問題,面對教育的那么多現象,又該選擇怎樣的課題著手呢?

朱永新回答:

研究過程中,文獻閱讀約占了1/3的時間

老師,你的問題,實際上是文獻檢索的問題。

文獻檢索在科學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美國科學基金委員會調查統計,一個科研人員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大約有1/3至1/2的時間用于閱讀文獻資料。

文獻檢索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分析和準備階段,即明確研究的課題,選擇檢索的工具與范圍;搜索和閱讀階段,即收集與課題有關的全部文獻,通過選擇,對重要的文獻進行認真的閱讀,并以摘抄或心得的方式記錄和收集資料;加工和分析階段,對搜索而來的文獻進行再檢討,剔除不可靠的、過時的、價值不大的資料,并對所有文獻進行綜合分析,納入自己課題的框架體系之中。

但是,文獻檢索當然和“天下文章一大抄”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簡單地說,后者只是把已有的資料進行匯集,就像一個原材料拼盤。前者卻是收集各種食材后,加工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這樣進行文獻檢索

第一,文獻的檢索要力求全面系統,盡可能不要遺漏與課題研究有關的重要文獻。

第二,要注意教育圈外的相關資料。

第三,特別重視最近的和早期的文獻,一般來說,近十年尤其是一、二年的研究成果比較前沿,但早期提出問題的拓荒性、經典性探討文獻,也值得認真研究。

第四,盡可能使用一手資料(一次文獻),各種文摘、綜述或引文,往往有可能斷章取義。

第五,注意積累,善于分析,在檢索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與現在研究課題關系不大,但又十分重要或有趣的文獻,應該順手牽羊,納入自己的文獻庫,以備日后使用。對于文獻的真偽虛實,也要做一個有心人,下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功夫。

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是,在文獻檢索的過程中要學會利用網絡工具。如知網、學術期刊龍源網等,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賴網絡,畢竟還有許多經典著作沒有網絡化,平時注意系統收集還是重要的文獻積累的路徑。

教師科研需要注意的六個小事項

作為剛剛開始從事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師,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研究課題不應大而無當。研究課題愈大,所需要的知識背景與研究功底也愈深,許多大的問題要耗費一個人甚至幾代人的心血。王國維先生曾經用“獅子搏兔用全力”來比喻研究工作要“小題大做”,是很有道理的。例如,一般不要籠統地用“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這種題目,而可以將其加以若干限定,如“小學”“一年級”“學科”或“地區”等,使研究課題盡可能小一些。“角度要小,挖掘要深”(魯迅語)。

第二,研究課題的制定要注意收集資料與信息,避免重復勞動。有時課題的內容很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熱點”問題,但你的視角與方法并無新意,別人已發表過類似成果,如果對此不予關心,很可能要做無用功。

第三,研究課題的選定要注意主觀與客觀兩方面條件。所謂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的知識與經驗積累以及對問題的興趣,如果選擇自己長期思考并積累了大量素材的問題,選擇自己在實踐中經常碰到的問題,往往容易激發信心與責任感,易于提出創造性的見解。所謂客觀條件,是指必要的資料、設備、時間、經費、技術、能力等,如中小學由于缺少外文原版資料,要研究國外教育現狀或中外教育比較等就有相當的難度。

第四,要形成相對穩定的科研方向。剛開始從事教育科研的教師,往往興趣容易轉移,精力容易分散,也不易對同一問題深入下去。一般來說,個人或研究群體應形成相對穩定的科學研究方向,以便形成相應的問題意識,并逐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最終以課題為基點對外進行輻射,使課題產生更大和更豐富的規模效益。

第五,要注意別人容易忽視的問題,才能早出成果,使成果具有新穎性。

第六,要注意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會在學習中超越,在學習中發現。學習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閱讀書刊的過程中,本身就可以發現問題,尤其是發現權威者的問題,寫成商榷性的文章,本身就是科學研究的成果。當然,由于自身的理論功力及其他原因,這種商榷需加慎重一些。

最后,我們必須記住,教師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是為了發表文章、出版著作,而為了切實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你的朋友:朱永新

本期責任編輯:方藝芬

文章摘編自《致教師》(朱永新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校本培訓之 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張瀚)
營造書香校園  促進閱讀特色建設的研究--滴石軒
非常道485:讀《致教師》有感2
在游泳中打造學海方舟
不要成為別人的打工仔和小白鼠
科研“五小法”,助力提升科研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建昌县| 嵩明县| 邻水| 上林县| 鄂托克前旗| 石林| 新龙县| 宁化县| 普兰店市| 武陟县| 拜城县| 左贡县| 江源县| 湘潭市| 海晏县| 建德市| 泸水县| 偏关县| 鹿邑县| 五莲县| 榆中县| 法库县| 临洮县| 诸城市| 茌平县| 东阳市| 滁州市| 连平县| 南华县| 新平| 开远市| 油尖旺区| 松原市| 泰州市| 方城县| 香港 | 亚东县| 台江县| 云霄县|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