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學語文課堂的探究性學習
摘要:新課改“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標》要求“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必須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培養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
關鍵詞:小學語文 探究性學習 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現實是課堂沉悶,教學手段不當,探究的切入點不準。教學依然是“授受”式,學生被動地坐等知識,習慣于聽、記知識。因此,要培養創新思維的學生,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呢?
一、努力創設情境,明確探究方向。
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的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覺學習是解決新的問題的需要。形成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探究的意識,激活探究的思維。
教學課文《自然之道》時,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向導為什么看到小幼龜受到傷害卻表現得若無其事”這個問題,我就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孩子們,當看到弱小受到欺負時,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可有這樣一位向導看到這幕時竟然是若無其事,難道你們不覺得奇怪嗎?現在,我們就仔細讀讀課文,在小組中探究、討論、交流一下。待會兒說說我們這位向導為什么會那樣呢。好嗎?”我的話還沒說完,孩子們就投入熱烈的探究、討論之中。小組交流過后,學生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因為“我”不懂自然之道,所以才會有想去救那只小幼龜這種愚蠢的想法。思維活躍的同學還會聯想到《拔苗助長》這個故事,并且用這個故事來說明自然之道是不能違背的。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整個課堂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二、努力激發興趣,提供探究氛圍。
為小學教師的我們要充分信任孩子,在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千方百計地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時間和空間,用“教”的創新火種點燃“學”的創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獨創性。
三、讓學生自主選擇,提供探究的動力。
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造性問題情境中,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并從不同的視角,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因而教師應該賦予每一個孩子在探究學習中選擇探究問題的權力,如果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非常濃厚,探究也會更深入、更持久。
1、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的目標。
探究性學習承認差異并力求通過教育手段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因此,一堂課或一項探究活動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或自主確立。但教師應把握學生自主性的“度”,避免過于自主而脫離了教學中心。
2、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的內容。
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每位同學的興趣著眼點均不同。有的同學喜歡朗讀,就去探究課文該怎么讀,怎樣才能讀出感情,讀出神韻;有的同學喜歡抓重點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課文中哪些句子含義深刻,該怎么理解;有的同學不明白課文某些情節,就會帶著疑問去找答案,等等。總之,應該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如在教學《尊嚴》一課時,我便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內容去探究學習,于是我提出學習目標:“自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為什么?”因而探究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伙伴。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教師如果不斷變換教學策略,就會讓學生產生極大的探究興趣,如可以讓探究同一內容的同學可以自由組成臨時探究小組,共同合作學習。我在習作教學《寫動物》時,我刻意注意了小組的安排,我讓寫相同動物的同學為一組,共同探究所選動物的外形特征、性格特點、生活習性等,這樣探究伙伴發生了變化,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就有了多元的優勢互補,從而達到探究的效果。
四、引導發現,重視探究過程。
教師在創設探究活動中既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又要精心引導。讓學生對學習充滿無限激情,拓寬思路,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確定豐富多彩的探究方式,切忌“放羊式”。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必要地、有效地進行引導,確保探究過程井然有序地開展,不能讓學生感到漫無目的,手足無措,應該讓學生在探究中有所收獲。
在教學《萬年牢》一文時,為讓學生理解 “萬年牢”三次不同含義,并了解他們之間的聯系,我抓住“質量”、“生意”、“人品”三個方面精心進行了板書設計,使學生非常清楚地明白三者之間的關系:只有人品的萬年牢才能確保質量的萬年牢,只有萬年牢的質量才會贏得生意的萬年牢,只有生意的萬年牢才印證了人品的萬年牢,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法加以引導,就會使探究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從而讓知識在探究中獲得,思維在探究中發展,素質在探究中提高。
五、適時評價,享受探究樂趣。
教師通過多種手段的評價,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診斷,仩并非僅僅只是簡單地找出學生的不足,糾正學生的錯誤,更重要的還要發現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對學生取得的成績予以及時的肯定和鼓勵,且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探究成果的平臺,或認真傾聽學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結果,或激勵獨特的視角等等,讓學生充分享受探究帶來的樂趣,發掘其學習的原動力,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
因此,探究性學習的天地廣闊,新課標大力倡導各科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探究性學習,語文教師要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此責任,利用語文課堂這塊陣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能夠終生受益。
作者簡介:姓名:張居先,女,出生日期:1981、10、02,單位:珙縣洛亥鎮中心校。情況簡介:2001年7月畢業于宜賓第二師范學校,8月進入珙縣洛亥鎮中心校任教語文學科,2010年10——2013年7月參與學校科研課題《農村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途徑與策略的研究》的主研工作。
參考文獻
【1】馬利民: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3年06期
【2】楊儒萬: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上);2013年09期
【3】王祥:小學語文探究式學習芻議.《未來英才》,2015年,第6期。
【4】徐艷: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語文天地(小教版)》,2015年,第1期。
【5】阮麗波:小學語文探究性自主學習策略的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6】孫興華: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年35期
【7】顧榮輝: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下);2014年01期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TFYdKtpqNH7lm0n2EMpcl8Wfp4MNwQ4WQzYKRk32X5PqCkj-iiaJjxk_cpzw40DA6twUb9aDo5UJa7brhVYsn6_pZCIn4pQ0c1tdExcBq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