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往家長微信群里發作業?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備受爭議。
近年來,隨著微信家長群的普及,往微信家長群發學生作業幾乎成了每個老師常態,特別是小學尤甚。
之所以小學老師都往家長群發作業,一方面是因為,小學生很難記住數目繁多的作業數;另一方面,隨著課業負擔的增加,作業留得數目繁多不說,要求也多,而且老師也舍不得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們來抄作業,如此一來,往家長群里發作業,讓家長告訴孩子作業,并督促孩子一項項完成,就成了一種捷徑。
但是,當這一工作成為常態時,家長們意見也就多了起來,有些家長普遍認為,作業是留給學生的,不是留給家長的,干嘛要發到家長微信群?這不是明擺著讓家長檢查孩子作業嗎?如果作業都讓家長來督促檢查,按質按量完成,那么還要老師干嘛?
隨著這種呼聲的增多,去年教育部規范了這一行為,明確要求老師不允許在微信群發作業,更不允許老師給家長布置學習任務和要求家長檢查孩子作業的情況出現。
今年,小徐老師所在學校也遵行教育部的規定,老師們大多不在往微信群里發作業了。然而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很多小朋友根本無法在有限的時間里記下所有的作業,還有一部分小學生膽大妄為,根本不去記作業,這令家長萬分惱火,又紛紛要求老師往群里發作業。
這不,有一個年輕教師,在收到家長要求把作業拍了發群里的要求時,直接拒絕道:“數學作業就那幾個簡單的第幾頁第幾題,沒必要。你孩子現在是小學生了不再是上幼兒園。我沒這個義務。”
也許是該老師的話太直白了,一下引起家長們的不滿,紛紛怒懟老師“沒義務就別當老師”“誤人子弟”“啥子叫有義務”“又不是一兩個學生問數學”……
這老師也很委屈,本來教育部都要求不要給家長群布置作業,不給家長壓力,再說了讓學生從小養成記作業的習慣不是很好嗎?何以引起家長們如此大的反感呢?當個老師真是太難了。
那么,老師到底該不該向家長微信群發作業呢?
小徐老師認為,老師往微信群發作業的目的,一來防止學生記不住作業而漏寫,二來也確實有讓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的愿望。如果家長愿意知道孩子的作業,并樂意去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的話,那么此舉根本沒有矛盾。
真正的矛盾來自一部分家長不但不愿意督促檢查自己孩子的作業,也嫉妒其他家長督促檢查自己孩子的作業,希望教育孩子輕松一點,另外也有家長看不慣老師將教學任務壓到課下,讓家長輔助完成的作風。
其實,老師往家長群發作業跟減輕老師的工作量沒有多大的關系,因為對有些后進生來說,即使老師看到學生的作業錯誤并仔細講過,他們仍然無法掌握,但如果家長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并能一對一進行講解和練習的話,效率則可以很高。因此,老師此舉確實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但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培養上來說,過度依靠家長的督促來提高學習成績又是不利于學習成長的。
20年前,智能手機還沒出現,家長群也不曾出現時,那時候的學生都是利用課下時間將作業完整地記在心上或本子上,而現在的孩子,對老師寫在黑板上的作業無動于衷,很多孩子沒有記的意識,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被家長綁架著完成作業的情形。無疑這是不利于端正孩子學習態度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
總之,小徐老師鼓勵孩子們自己記下作業并在課下獨立完成作業,畢竟學習是自己的責任,不是家長的責任,從小樹立這一責任心才是當務之急,而家長和老師之間多一些交流和理解才是減少教育矛盾的根本所在。大家以為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