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季沒胃口?來試一下清爽的萵苣吧。萵苣又名萵筍,既是一種營養(yǎng)食品,又是一種醫(yī)療價值高的藥品。它清涼又解毒,是夏季必吃蔬菜之一喔!
食物小名片:萵苣
萵筍,又名萵苣。萵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萵筍含蛋白質,淀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尼克酸,草酸,嘌呤及部分堿性物質。中醫(yī)認為,萵筍味苦,性微寒,有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利氣、堅筋骨、去口氣、白牙齒、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和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血尿、小便不利、產婦缺乳、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癥。科學證明,萵筍葉的營養(yǎng)價值明顯高于我們常吃的萵筍莖。萵筍葉比其莖所含胡蘿卜素高出72倍多,維生素B1是2倍,維生素B2是5倍,維生素C是3倍,這些比較的數據是在告訴你不要把萵筍葉扔掉,這樣很可惜的。
入門秘籍:萵苣功效大講解
1、開通疏利、消積下氣
萵苣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食欲。其乳狀漿液,可增強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膽汁的分泌,從而促進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對消化功能減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利尿通乳
萵苣鉀含量大大高于鈉含量,有利于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強壯機體、防癌抗癌
萵苣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機化含物中富含人體可吸收的鐵元素,對有缺鐵性貧血病人十分有利。萵苣的熱水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來防癌抗癌。
4、寬腸通便
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療各種便秘。
5、對糖尿病人有益
萵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而無機鹽、維生素則含量較豐富,尤其是含有較多的煙酸。煙酸是胰島素的激活劑,糖尿病人經常吃些萵苣,可改善糖的代謝功能。
6、防治缺鐵性貧血
萵苣中還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鋅、鐵,特別是萵苣中的鐵元素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經常食用新鮮萵苣,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
7、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更有益
萵苣中的鉀離子含量豐富,是鈉鹽含量的27倍,有利于調節(jié)體內鹽的平衡。對于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具有促進利尿、降低血壓、預防心律紊亂的作用。
關于萵苣,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一、生菜系萵苣的葉 味苦防便秘
生菜是葉用萵苣的俗稱,屬菊科萵苣屬,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在歐美國家較為流行,以前在中國一般都是吃萵筍丟棄的葉子,現在中國人也慢慢喜歡上了萵苣葉了。萵苣葉中含有萵苣素,味苦,苦味濃,能增強胃液,刺激消化,增進食欲,并具有鎮(zhèn)痛和催眠的作用。
二、萵苣葉味更苦 療效勝過生菜
有些生菜品種是專門培養(yǎng)出來的,幾乎不含苦味,它們含水成分非常高,但是幾乎毫無營養(yǎng)。一般來說比較苦的生菜品種含有比較高的色素和抗氧化劑量。
因此假如想要夏季吃苦有效果,建議買萵苣,然后把萵苣葉和莖分開吃,留下來的萵苣葉食療功效比單獨買的生菜要好。
三、不要盲目多吃
如果過多地或是經常食用萵苣,由于萵苣中的萵苣生化物對視神經有刺激作用,會發(fā)生頭昏嗜睡的中毒反應,導致夜盲癥或誘發(fā)其它眼疾,故不宜多食。
推薦:夏日萵苣食療菜譜
1、萵苣絲糖醋五香豆腐絲
萵苣去皮帶葉子切成絲,紅辣椒三個,用魯花花生油炸成金黃色,連油倒進萵苣豆腐絲中,加白糖、米醋、蒜末、黑芝麻醬拌均勻。配主食小米小玉米干飯、咸鴨蛋。
適應癥:適用于夏季苦夏、高血壓、免疫功能低下、不思飲食、食欲不振的人群。
2、萵苣絲涼拌涼粉海蜇
萵苣去皮切絲,涼粉、水發(fā)海蜇,加橄欖油、米醋、黑芝麻、大蒜泥、白糖、芥末、姜汁、海天醬油,拌均勻。配主食小米大米撈干飯。
適應癥:適用于夏季苦夏中暑后康復菜肴。清心解毒,供給夏日人體所需的熱能和健康減肥的朋友們。
3、黑芝麻拌萵苣塊
萵苣洗干凈后,帶嫩皮切塊,用橄欖油拌均勻,放上白糖、黑芝麻、精鹽少許,大蒜兩瓣拍成蒜泥,一起放入萵苣塊內,可放冰箱調涼,配主食小米大米二米飯、咸鴨蛋食用。
適應癥:涼爽降溫,適用于夏日苦夏多病的人群和減肥輕身者。
4、萵苣炒三絲
萵苣去皮,白蘿卜、豬肚、芹菜洗干凈后切絲,用魯花花生油,加蔥花、姜絲、白糖、醬油,低鹽調味,急火快炒,出鍋前用淀粉勾芡。配主食小米綠豆干飯,糖醋漬蒜。
適應癥:適用于夏日高溫作業(yè)、三班倒工人、電腦工作者,具有防暑降溫、寧心安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