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成煙草攻擊“靶點”
專家提醒:吸煙因素所致腦梗塞更危險,多伴有繼發腦出血和癡呆 本報訊(李華虹楊帆)我國是煙草消費大國,也是世界上煙民最多的國家,煙民人數已經達到3.5億。吸煙有害健康,它不僅會引發肺部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還會誘發腦血管病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病學教研室主任、神經內科一病房主任朱雨嵐教授提醒,吸煙在腦梗塞誘因中,風險比重正在逐漸上升,很多“老煙槍”的腦血管頻頻“中槍”,為了確保健康,應及時“繳槍”。
多項研究表明,吸煙不僅誘發各種肺部疾病,也是腦梗塞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僅次于年齡因素及高血壓。吸煙可以通過損傷血管管壁、改變血液成分及血液動力學等引起腦梗塞。吸煙導致患者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生率高,不穩定斑塊多,腦梗塞的發生率以及再發率也相應升高。
以往提到腦梗塞的危險因素,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高血壓和高血脂等,但是通過臨床觀察,有很多腦梗塞患者經檢查發現頸部大血管及腦內血管動脈硬化、狹窄,但是患者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常見危險因素,而僅有的吸煙史卻導致了腦梗塞,所以吸煙作為腦梗塞獨立的危險因素逐漸受到關注。
45歲的張先生是一名作家,長年寫稿讓他養成了吸煙的習慣,而且一抽就是25年。3個月前他突然感覺右手麻木,當時并沒有在意。幾個月下來,他不但整個右臂麻木、酸痛,還出現了走路不穩,說話不清的癥狀。張先生來到哈醫大二院后,神經內科一病房陳紅媛醫生為他進行了詳細檢查。頭部核磁共振顯示,他有大面積的新發腦梗塞,幾乎占到左側大腦的一半,并伴有左側大腦中動脈局限狹窄。同時,醫生還通過彩超發現患者的頸部血管中有動脈硬化斑塊,包括混合性的不穩定斑塊。進一步檢查發現,在患者腦梗塞的中心部位有少量出血。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張先生病情逐步平穩,現已轉到康復醫院進行患側肢體功能恢復訓練。
據朱雨嵐主任介紹,目前該病房的住院患者中有八成是腦梗塞患者,其中三成以上與長期吸煙有關。現如今,吸煙引起腦梗塞的發病年齡趨于低齡化,很多吸煙者在40歲至50歲之間即出現腦梗塞。吸煙所致腦梗塞患者繼發出血的幾率,也較非吸煙者高,而且多數患者伴有癡呆,導致病情復雜,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
專家強調,戒煙對腦梗塞有預防作用,同時還可顯著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在我國龐大的煙民隊伍中,雖然不斷有“新隊員”加入,但同時也有很多“老隊員”想要退出。據哈醫大二院戒煙門診主任陳宏介紹,吸煙是一種成癮性疾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科學、全面的方法戒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