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步驟
摘下眼鏡,遮住一只眼睛,看圖中兩邊的文字哪邊更清晰?
答案
紅底字更清晰:很可能是近視。
綠底字更清晰:很可能是老花眼。
兩邊一樣清晰:恭喜你,初步估測你的視力是正常的。
*僅供參考,以醫院診斷為準。
在座各位
一個也逃不過老花眼的魔爪
老花眼就和頭發變白、皮膚松弛一樣,是隨著年齡增大無法逃避的正常生理現象。
從臨床數據來看,老花一般開始于40歲,35歲及以上人群老視患病率為35.6%,50歲及以上人群老視患病率為40.3%[1]。
——也就是說,第一批80后,已經開始老花了!(身體還不服老,但眼睛卻很誠實)
為什么每個人都會老花呢?
如果把我們的眼睛比作一臺精密的攝像機,晶狀體就是具有自動調焦功能的“鏡頭”,最后在視網膜上成像,這就是“幕布”。
晶狀體的自動調焦是通過睫狀肌拉伸、放松實現的——晶狀體看近物時變凸,看遠物時變平,保證我們看到的物體清晰成像。
*圖片來源網絡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晶狀體也失去彈性,逐漸硬化。
看近處物體時達不到該有的厚度,從而導致變焦能力降低,看手機、報紙時需要放到更遠的地方才能看清。
近視+老花=不用戴眼鏡?
不,可能還要戴兩副
對于已經戴上眼鏡的近視人士來說,老花是不是能抵消一部分近視度數,如果巧的話甚至還能擺脫近視眼鏡呢?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是……
? NO!近視患者的老花癥狀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在正常情況下,外界光線經過“鏡頭”,在“幕布”上成像。
但如果眼睛的屈光狀態發生改變,比如出現眼軸增長,導致屈光力升高,也就是“鏡頭”到“幕布”的距離過長,最終的成像就會變得模糊。
*圖片來源網絡
近視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狀態,而老花指的是眼睛的調節能力,兩者發生的機制不同,可以同時發生在一個人身上。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部分近視患者的老花癥狀比普通人稍輕,但這種度數相抵的程度非常有限。
再加上老花眼是一個持續進展的眼部疾病,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不僅看遠處物體時需要佩戴近視眼鏡,看近處物體時則需要換成老花眼鏡,非常麻煩。
別小看老花鏡
配鏡不對適得其反
與近視或白內障不同,大家對老花眼的認知大多為正常衰老現象,不需要過多干預,也就不會主動就醫,出現老花癥狀后大多選擇不佩戴或隨意佩戴老花鏡。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成品老花鏡,購買方便,價格也相對便宜,但由于這些眼鏡有著固定的度數和瞳距,長期佩戴反而會影響視力。
使用過高度數的老花鏡:
有了老花鏡的幫助,睫狀肌不用再費力地拉伸放松。
但度數過高的老花鏡,完全不讓睫狀肌運動,反而會加速睫狀肌的萎縮,從而加速老花程度。
使用過低度數的老花鏡:
低度數的老花鏡并不能改善睫狀肌的工作環境,長期容易出現眼痛、眼脹等視疲勞癥狀[2]。
更重要的是,度數過低無法很好改善看近模糊的癥狀,戴眼鏡了,但沒完全看清楚,圖啥呢?
使用別人的老花鏡:
很多家庭只準備一副老花鏡,誰要用誰戴上。
但是,每個人的瞳距不一樣,同一副眼鏡也不能適配所有人。如果眼鏡的瞳距不對會出現視力的模糊、眼睛的脹痛、眼困、視疲勞等一系列癥狀。
瞳距:指兩只眼睛視軸的距離,也就是兩個眼睛看遠處的物體的時候,眼睛瞳孔中點所產生的距離。
老花眼的度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年齡越大,眼睛的調節力越弱,老花程度也就越高。
一般建議每3-5年進行一次規范的調節功能和老花度數檢測[2]。千萬別為了圖省事,佩戴不合適的老花鏡,折騰出更多眼部小毛病來!
每個人都會老花,但不是所有人都重視老花。
針對老花眼的治療方案。除了佩戴老花鏡外,可以通過積極的手術干預,例如進行屈光手術或植入晶體。
也可以通過藥物干預獲得視覺質量提升,目前有能夠暫時性改善近視力的眼用溶液正在臨床試驗中,避免“日常戴一副眼鏡、開車換一副、工作的時候又要換一副”的尷尬場面,為特定用眼場景保駕護航。
如果你或者你的父母出現了老花的癥狀,對自己好、對父母好,先從正視老花開始?
點擊下方小程序卡片
了解改善老花眼新選擇
參考文獻
[1] 【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健康科普】逃不掉的“老花眼”.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77917
[2] 【醫聊】老花鏡不能隨便配戴,睫狀肌會'流淚'!. https://mp.weixin.qq.com/s/9IA_7NTg3m0tjqtZcMDwVg
[3] 封面圖源: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