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歲的年紀,五十多歲的腰。”這是如今很多年輕人對自己腰椎狀況的評價。
根據我國衛建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超2億人腰椎有問題,并且在20-35歲“職場主力軍”中,每100人中就有約14個人出現腰椎間盤突出問題,穩穩居于各年齡段的首位[1]。
而有一種疾病導致的腰痛,喜歡專挑青壯年“下手”,發病高峰為20~30歲。它的早期癥狀又與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癥狀非常相似,許多人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在臨床診斷中也常常被誤診。
它就是——強直性脊柱炎(AS)!
強直
正在影響500多萬國人
強直性脊柱炎屬于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的一種,是一種慢性炎癥性風濕病,主要累及骶髂關節(??位于腰部與臀部連接處,約在褲腰下方的位置)、脊柱骨突及附近韌帶和外周關節,嚴重者可導致脊柱、關節的強直畸形[2]。
圖片來源:[3]
什么樣腰疼可能是強直?
從癥狀上來看,單純的腰椎病通常是由勞累引發的疼痛,在休息后一般有所好轉。
而強直性脊柱炎有所不同,患者反而在早起或久坐之后腰背部會有明顯的僵硬感,需要活動后才能緩解。
強直對患者有什么影響?
強直性脊柱炎是免疫系統“出故障”導致的炎癥性疾病,多呈現家族聚集形式,在我國約有500多萬人患有此病[4],周杰倫、張嘉譯、蔡少芬等明星也在患友行列中。
強直性脊柱炎通常病程持續時間較長(>3個月),中晚期患者會出現活動受限甚至致殘。
>>點擊查看大圖<<
強直是如何診斷的?
看了這么多癥狀,越來越覺得自己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怎么辦?
別慌,可以去醫院的風濕免疫科或骨科診室掛號就診,通過核磁共振(MRI)、X線或CT檢查來確認是否為強直性脊柱炎。血液檢查,包括HLA-B27(約90%AS患者HLA-B27檢查呈陽性)也是重要的手段[2,5]。
>>點擊查看大圖<<
表格內容來自:參考文獻[5]
檢查陰性
是不是可以完全排除強直呢?
在診斷過程中發現有這樣一類患者,他們出現了類似強直的癥狀,但X線檢查呈陰性,并沒有顯示有骶髂關節炎。
那這類患者究竟是不是患有強直性脊柱炎?
放射學陰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nr-axSpA)的概念應運而生!
傳統的強直性脊柱炎診斷依賴于“放射影像學所示的骶髂關節炎改變”。而臨床實踐發現,從患者出現炎性腰背痛癥狀,到放射影像學出現改變需要5~7年。
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發現在出現放射學可見的結構改變之前,核磁共振就可以清楚地顯示骶髂關節與脊柱的活動性炎癥,為axSpA的骶髂關節受累提供了新的客觀證據。
這些符合中軸型脊柱關節炎(axSpA)診斷標準,但不符合強直性脊柱炎(AS)診斷標準的這類患者,就被定義為nr-axSpA;
它與強直的區別主要就是X線檢查是否有炎癥改變;
核磁共振(MRI)檢查可以觀察到nr-axSpA有活動性骶骼關節炎。
有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約12%的nr-axSpA患者會在2年內進展為AS;隨訪2~10年間,從nr-axSpA進展到放射學陽性的AS的平均概率為10%~59%,且時間越長,nr-axSpA 進展為AS的比例越高[6]。
在nr-axSpA概念出現前,患者由于缺乏放射影像學證據而不能確診強直性脊柱炎,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
nr-axSpA的提出,讓這些無法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可以盡早接受治療!
nr-axSpA/AS
中軸型脊柱關節炎迎來新藥!
根據2019版中國《中軸型脊柱關節炎診斷和治療的專家共識》,主要治療目標是緩解癥狀、控制疾病進展。使用的藥物主要有:非甾體抗炎藥、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及白介素17A拮抗劑(IL-17A)等等[7]。
首個白介素-17A抑制劑——司庫奇尤單抗可顯著降低nr-axSpA疾病活動指數!
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可善挺?)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全人源白介素(IL)-17A抑制劑,分別于2019年3月和2020年4月獲批用于治療“符合系統治療或光療指征的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PsO)的成年患者”和“常規治療療效欠佳的成年強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兩大適應證,同時在2022年醫保支付范圍拓寬至6歲及以上兒童中重度PsO患者,同時取消了AS的支付限制,為我國超千萬PsO和AS患者提供了長期規范治療的基礎保障[8]。
在2020年4月歐盟委員會(EC)批準司庫奇尤單抗治療活動性nr-axSpA成人患者,而2020年6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批準了該治療方案[9],其相關研究結果[10]顯示:
在治療第16周,與安慰劑治療相比
司庫奇尤單抗150mg治療組患者在疾病活動方面顯示出顯著降低(ASAS40緩解率:42.2% vs 29.2%,p<0.05,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
疼痛、活動度、健康相關生活質量方面也顯示出顯著改善(有統計學意義);
持久緩解和安全性也與先前臨床試驗一致。
近年關于中軸性脊柱炎的診斷、治療研究更新非常迅速,目前也有新藥臨床正在招募中,相信隨著對其機制的更深入了解,以及更多研究開展和驗證,會有更多高效的新藥上市,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如果您或者您身邊的朋友
想第一時間接受藥物治療
可以點擊下方小程序卡片
即刻報名新藥臨床
參考文獻
[1]《超2億中國人受腰椎疾病困擾,25-39歲職場人士“腰齡”超前》
[2]葛均波主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3] 38歲李宇春自曝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難回首”的人生該如何拯救?https://mp.weixin.qq.com/s/Cjul-uwUKYuIpiw2SmzFpg
[4] 黃烽,朱劍,王玉華,等.強直性脊柱炎診療規范[J].中華內科雜志,2022,61(08):893-900.
[5]王藹平. 強直性脊柱炎診療規范[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全國第七屆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出版者不詳],2008:2.
[6]徐勝前,黃烽.應重視放射學陰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的存在.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6,20(2):73-76. DOI:10.3760/cma.j.issn.1007-7480.2016.02.001
[7]徐衛東.中軸型脊柱關節炎診斷和治療的專家共識(2019年版)[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13(03):261-266.
[8]《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版)》.
[9] 劉慧蘭,冷曉梅,曾小峰.白細胞介素-17A在脊柱關節炎骨代謝中的作用[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21, 25(10):4.
[10] Onuora, S. Secukinumab effective for nr-axSpA. Nat Rev Rheumatol 16, 538 (2020).
[11] 部分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