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菜譜
媽媽們買了幾十年的菜了,她們總結有經驗,好的次的、有沒灌水的、便宜點還是貴一點的......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透,可到了我們這輩就難了,一個月也買不了幾次呀!蔬菜都長一個樣呀~買菜標準技術活啊!怎么破呢?怎樣吃到安全健康的蔬菜呢?攻略在此~漲姿勢咯.....
土豆
盡量選圓的,沒有破皮的,越圓的越好削。皮一定要干的,不要有水泡的,不然保存時間短,口感也不好。
凡長出嫩芽的土豆已含毒素,不宜食用。如果發現土豆外皮變綠,哪怕是很淺的綠色都不要食用。因為土豆變綠是有毒生物堿存在的標志,如果食用會中毒。
茄子
判斷茄子老嫩有一個可靠的方法就是看茄子的眼睛“大小”。在茄子的萼片與果實連接的地方,有一白色略帶淡綠色的帶狀環,俗稱茄子的“眼睛”。“眼睛”越大, 表示茄子越嫩;“眼睛”越小,則表示茄子越老。
另外,嫩茄子手握有黏滯感,發硬的茄子說明是老茄子。外觀亮澤表示新鮮程度高,表皮皺縮、光澤黯淡說明已經不新鮮了。
辣椒
尖辣椒辣的多,且果肉越薄,辣味越重。柿子形的圓椒多為甜椒,果肉越厚越甜脆,半辣味椒則介于兩者之間。辣椒應選購果肉厚,果形完整,色鮮艷、有光澤,表皮光滑的。還應注意大小均勻,剔除蟲蝕缺損者。
如果你比較重視營養,可買紅椒吃,因為紅椒的維生素C比青椒多0.8倍,胡蘿卜素要多3倍,而且紅椒分量輕(比重小),在經濟上也合算,只是口感不如青椒脆嫩。
黃瓜
表皮的刺小而密,鮮黃瓜表皮帶刺,如果無刺說明黃瓜老了,以那種輕輕一摸就會碎斷的刺為好。表皮豎紋突出,好吃的黃瓜一般表皮的豎紋比較突出,用手摸及用眼看都能覺察到。而那些表面平滑,沒有什么豎紋的黃瓜并不可口。
不管什么品種,黃瓜都要選嫩的,最好是帶花的(花冠殘存于臍部)。同時,要挑硬梆梆的。因為黃瓜含水量高96.2%,新鮮的瓜條總是硬的,失水后才會變軟。一個讓你臉紅的微信:
卷心菜
購買時可以用手試試卷心菜的分量,如果感覺很軟乎,沒有什么重量的一定是存放很長時間的蔬菜了。蔬菜的生長靠的是根,而采栽也從根部開始的。根部的顏色是淡綠偏向白色的是新鮮的卷心菜。
葉球要堅硬緊實,松散的表示包心不緊的不要買(尖頂卷心菜吃的是時鮮,松點也無妨)。葉球堅實,但頂部隆起,表示球內開始挑薹,中心柱過高,食用風味變差,也不要買。一個讓你臉紅的微信:
豆芽菜
優質的豆芽顏色自然潔白、有光澤;如果是加過漂白劑的豆芽,顏色會過白、灰白、并且光澤不好,這種豆芽不宜購買;折斷豆芽莖的斷面是否有水分冒出:無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是用藥水浸泡過的豆芽。
選豆芽時,要先抓一把聞聞有沒有氨味,再看看有沒有須根,如果發現有氨味和無須根的,就不要購買和食用。因為很有可能是通過化學加工過的豆芽。
生姜
購買時,最好買表面有一圈一圈紋路的生姜。帶有少部分泥土的生姜是安全的,同時購買時顏色稍微暗一點最佳。不要購買顏色過于白凈的生姜,因為大部分都是因為硫磺漂白的作用。
購買生姜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是否經過硫磺“美容”過。生姜一旦被硫磺熏烤過,其外表微黃,顯得非常白嫩,看上去很好看,而且皮已經脫落掉。(左邊賣相較好的為硫磺熏蒸姜)
青菜
葉片看上去必須要翠綠,不要有一點偏黃的葉面。然后看菜株高矮,即葉子的長短,短的品質好,好吃;長的品質差,纖維多。同時盡量購買葉面較大的青菜,味道更佳。
另外,青菜還有青梗、白梗之分。葉柄顏色淡綠的叫做青梗,葉柄顏色近似白色的叫做白梗。兩者的差別在于:白梗味清淡,青梗味濃郁。
番茄
優質西紅柿表面光滑,著色均勻,有四分之三以上變成紅色,表皮上有均勻細微的白點。如果顏色有深淺不均,最好不選。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要買青番茄以及有“青肩”(果蒂部青色)的番茄,因為這種番茄營養差,而且含的番茄苷有毒性。
買番茄,首先要明確生吃還是熟吃。如果要生吃,當然買粉紅的,因為這種番茄酸味淡,生吃較好;要熟吃,就應盡可能的買大紅番茄。
冬瓜
家庭一般不會買一整個的大冬瓜,吃不了容易壞,通常都是買切塊的。在購買切塊的冬瓜時,可以用手按冬瓜的瓜肉,肉質堅實的冬瓜為佳,肉質疏散的較差。
用手掂一下,分量重的水分足、肉厚瓤少,是好冬瓜;分量輕的肉質疏松、水分不足、瓜瓤較多。
蘿卜
蘿卜的個體不能太大,過大、栽培時間過長的容易糠心。一般以菜纓的新鮮度較好、根的色澤光亮、著色均勻的較新鮮,另外注意久放時,如果根部有白色新根,可能會引起糠心。同樣大小的蘿卜,如果分量比較重、有沉甸甸的感覺,糠心的可能性較低。
皮色正常。皮色起“油”(半透明的斑塊)的不僅表明不新鮮,甚至有時可能是受了凍的,這種蘿卜基本上失去了食用價值。
山藥
首先要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藥,較重的更好。其次看須毛,同一品種的山藥,須毛越多的越好。須毛越多的山藥口感更面,含山藥多糖更多,營養也更好。最后再看橫切面,山藥的橫切面肉質應呈雪白色,這說明是新鮮的,若呈黃色似鐵銹的切勿購買。
無論購買什么品種,塊莖的表皮是挑選的重點。表皮光潔無異常斑點,才可放心購買。只要表皮有任何異常斑點,就表示它已經感染病害,食用價值降低了。
芹菜
選購芹菜時,梗不宜太長,20厘米~30厘米為宜,短而粗壯的為佳,菜葉要翠綠、不枯黃。葉色濃綠的不宜買。因為葉子“墨黑”,說明生長期間干旱缺水,生長遲緩,粗纖維多,吃起來比較老。
芹菜新鮮不新鮮,主要看葉身是否平直,新鮮的芹菜是平直的。存放時間較長的芹菜,葉子尖端就會翹起,葉子軟,甚至發黃起銹斑。
冬筍
要挑選棗核形為好,即兩頭小中間大的筍。冬筍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小。冬筍過大往往偏老,不僅根部發達,而且分量也重,吃起來口感很差。冬筍過小發育未成熟,而且過嫩吃起來沒有嚼頭,口感不好
當你在選購冬筍的時候,發現其筍殼張開翹起,還有一股硫磺氣味,那么表明它可能硫磺熏過的。如果是新鮮的冬筍,它的殼包的很緊
韭菜
按韭菜葉片寬窄來分,有寬葉韭和窄葉韭。寬葉韭賣相好,香味清淡;窄葉韭賣相不如寬葉韭,但香味濃郁。喜歡吃韭菜的人,以窄葉韭為首選。
要注意,葉片寬大異常的韭菜要慎買,因為栽培時有可能使用了生長刺激劑(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
花菜
好的菜花呈現白色,或淡乳色,稍微有些發黃都是正常的,不能買顏色發深,或者有黑點的菜花,說明已經不新鮮了,不適宜食用。菜心更緊密的為佳。葉片比較翠綠的、飽滿的比較好。
選購花菜時,主要看兩條:一是花球的成熟度,以花球周邊未散開的最好;二是花球的潔白度,以花球潔白微黃、無異色、無毛花的為佳品。而花芽黃化,花莖過老,球面中間淡黃色或是黃色,有明顯霉斑、花球不端正,有少許機械傷的西蘭花品質不佳。
大白菜
優質的大白菜要求菜葉新鮮、嫩綠,菜幫潔白,包裹得較緊密、結實,無病蟲害。挑選時,可以想辦法看看里面的幾片葉子,看看有無黑點,如果有,不宜購買。
如果不是限定分量買的話,盡量挑個兒大的大白菜,因為這樣的話里面可食用的葉莖多。用手感受,如果比較沉,這個是正常的,結實的大白菜,口感會更加甘甜。
南瓜
用指甲朝南瓜的外皮稍稍用力一掐,老南瓜外皮比較堅硬緊實。如果南瓜皮一掐就破,就證明成熟度不夠,是嫩瓜。挑選老瓜也要選擇那種最好是帶瓜梗蒂的,這樣的南瓜說明摘下的時間較短,可長時間保存。
相同大小的南瓜,挑選的時候,選沉重的那一個。較沉的南瓜,成熟度更好。將南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去拍,如果聲音發悶,感覺南瓜的內部結構非常緊實,就證明南瓜的成熟度比較高。
菠菜
菠菜葉子深綠,而且有光澤,葉柄短,葉子厚,葉面舒展開的是好菠菜。但是如果菠菜的葉子發黃、而且有時候發現出現黃斑的話那可能就是有細菌了。
買回家的菠菜要及時的吃掉,因為時間長了后菠菜含有的亞硝酸鹽的含量就會變高,吃多了會損害健康,所以買回家的菠菜就算是放在冰箱了也就兩天就應該吃掉了,不要放的時間過長。
藕
盡量買兩頭封死的藕。購買時要挑表面發黃、藕體粗壯的,斷口的地方聞著有一股清香的蓮藕。注意無傷、無爛、無銹斑、不斷節、不干縮、未變色的是好藕。
顏色過白,不建議購買,因為可能已經經過工業用酸處理過。如果是已經切開的蓮藕,可以看看蓮藕中間的通氣孔,通氣孔大的蓮藕比較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