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指的是血液在人體血管中流動,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心臟在收縮過程中,血液從心臟流進了動脈,此時血液對動脈的壓力是最大的,稱為收縮壓。當人體心臟處于舒張狀態時,血液依靠血管壁的彈力以及張力作用,可以推動血液流動,但是血壓降了下來,此時稱為舒張壓。那么,血壓在什么范圍內是正常的呢?高血壓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血壓多少是正常的?
一般來說,理想的血壓有一個標準。但這個標準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其血壓的標準會發生變化。理想的血壓標準為收縮壓(高壓)為120mmHg,舒張壓(低壓)為80mmHg。如果患上了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一般為收縮壓(高壓)>140mmHg,舒張壓(低壓)>90mmHg。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血壓會有輕微變化,不能一概而論。
正常情況下,年輕人的收縮壓在110到115mmHg之間,舒張壓在70到74mmHg之間。中年人的收縮壓在114到128115mmHg之間,舒張壓在74到82mmHg之間。老年人的收縮壓在128到148~115mmHg之間,舒張壓在82~86mmHg之間。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多樣化,粗細搭配要合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進食一些豆制品或者粗糧,例如小米,蕎麥等。并且,還可以多進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和水果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以及植物纖維素,可以有效幫助人體降低血壓。此外,脂肪物質攝入要合理,這樣才能保證正常的血壓。
2、高血壓患者的三餐需要合理規律,不要進食太飽。同時,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加入太多食鹽調味。如果遇到進食醬油咸菜的情況,那就應該自覺減少其他鹽分的攝入,否則容易造成血壓的升高。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需要少于六克。除此之外,患者還需要戒煙戒酒,以免抽煙喝酒對血壓造成不良影響。
3、高血壓患者需要多進食降血壓的食物,例如決明子、菊花、枸杞、槐米、蕎麥等。這些食物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用來輔助降低血壓,清除血脂以及膽固醇,起到擴張血管,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4、研究發現,鉀元素和鈉元素都是影響血壓高低的因素之一,如果鉀元素攝入增加可以有效的改善鈉元素引起的血壓升高和血管損傷。所以,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鉀元素的食物,比如豆類,核桃,竹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