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飽喝足之后,不少人都會產生困意,哈欠連天,飯后犯困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
但是如果次次出現,而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可能就是潛藏的健康風險了,需要重視起來。
一、吃完飯就困?暗藏3種健康風險
1、脾虛
飯后易困,可能存在脾虛問題。脾主運化和升清,飯后脾的工作量驟然增加,脾系統需要更多的氣血來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等工作,
這必然導致身體其他臟器的氣血供應減少,當大腦氣血供應減少時,就會出現困倦的癥狀。
脾虛較輕者會出現飯后易困的癥狀,但自己尚能控制不去睡覺;脾虛較嚴重的人飯后必須睡覺;更有甚者吃飯沒多久就困倦得無法控制。
2、血糖
如果經常飯后犯困,吃完就全身疲累,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它在警告你,目前的飲食結構不夠健康,很可能會導致糖尿病。
美國杜克大學綜合醫學研究中心營養學家貝思·里爾頓博士表示,日常飲食中,一次攝入太多的白糖、白面粉和甜飲料等簡單碳水化合物,容易導致血糖突然升高,使得細胞胰島素受體停止接收胰島素,過量的葡萄糖堆積在血液里。
如此惡性循環,使得人體器官負擔過重,得不到休息,就會出現昏昏欲睡、疲勞透支等感覺。
3、腦缺血
飯后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統,使腦部供血相應減少。對患有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來說,本來就有腦供血不足的問題,犯困現象會更明顯,甚至一靠著椅子就睡著了。
如果發現家里的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老人)常常有犯困現象,建議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防腦缺血引發腦梗死。
二、學會這幾招,減少飯后犯困
1、脾虛
脾虛的人常會出現“食困”的情況,所以在生活中應該注意調理。
在飲食方面,建議可以多吃一些辛熱的蔥、姜等食物;如果是屬于脾胃虛弱的人,紅棗、山藥是比較適合的;如果胃熱素盛,則比較適合甘寒生津的食物,例如梨、蜂蜜等。
2、血糖
如果是血糖在抗議的話,則表明你現在的飲食結構并不健康。建議可以適量地減少淀粉類主食的總量,同時部分主食不妨換成粗糧。
另外,建議避免高油高脂食物,可以多吃新鮮蔬菜,有助于減輕縮膽囊素的水平上升,從而避免太過困乏。
3、腦缺血
如果本身就有血管方面的疾病,特別是“三高”人群,建議在生活中應該多加注意,及時檢查治療。
同時,建議在生活中注意生活規律、適量運動;平時多吃新鮮蔬菜,如洋蔥、西紅柿等、水果、魚、黑木耳、少量醋、干紅葡萄酒等,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同時延緩腦動脈硬化的發生。
平時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疲勞。保持良好的心態,對預防任何疾病均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