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八法
中醫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同樣可以用于針灸治病。
獨釣湘江雪原創,QQ:348561629 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aoyunqun
1.發汗與止汗:發汗解表,治療感冒表證。古人有補合谷,瀉復溜以發汗的經驗,又有瀉合谷補復溜止汗的經驗。
治法
適應癥
腧 穴
方 法
發汗
感冒
熱性病
風池、攢竹、太陽
大椎、曲池、合谷、復溜
以針為主,補合谷,瀉復溜
止汗
自汗
盜汗
百會、合谷
復溜、后溪
針灸并用,瀉合谷補復溜
2、催吐與鎮吐:
治 法
適 應 癥
腧 穴
方 法
催吐
食物中毒
內關 中脘 氣海
以針為主
飲酒過多
魚際 中脘 氣海
鎮吐
暈車、船
風池 行間 太陽 神門
針灸并用
外感風寒
風池 印堂 內關
妊娠惡阻
中脘 氣海 內關
3、瀉下與止瀉:用下法治療便秘,用止瀉法治療腹瀉。
治 法
適 應 癥
腧 穴
方 法
瀉下
習慣性便秘
大腸腧 天樞 氣海 支溝
以針為主
止瀉
腹 瀉
氣海 大腸腧 天樞 足三里
針灸并用
4、和法:邪在半表半里,寒熱往來,當用和解方法治療。
治 法
適 應 癥
腧 穴
方 法
退熱
外感風熱
風池,攢竹,太陽,大椎,曲池,合谷
以針為主
外感風寒
風池,攢竹,太陽,大椎,合谷
針灸并用
5、溫法:具有溫陽散寒作用,治療虛寒證。
輸穴:勞宮穴、三陰交、大椎、曲池、合谷、涌泉、足三里、中脘穴、氣海、關元、太溪、命門。
手法:補法。
6、清法:具有清熱瀉火作用,治療熱證。
輸穴:大椎瀉陽熱,關沖瀉三焦熱,合谷瀉大腸熱。手法:用瀉法。
7、消法:分內消、外消。內消以導腸胃積滯,外消則多針對膚表病變。
治 法
適 應 癥
腧 穴
方 法
內消
積滯
中脘穴 天樞 大腸腧 胃腧 脾腧 足三里
以針為主
外消
腫瘍
病灶區 合谷刺 曲池刺
針灸并用
8、補法:補益氣血,治療氣血虛弱病癥。
治 法
適 應 癥
腧 穴
方 法
補氣
氣虛為主
氣海 關元 壇中穴 天突 曲池 足三里
以灸為主
補血
血虛為主
胃腧 血海 陰谷 陷谷 中脘 天樞膏肓心腧 脾腧肝腧絕骨
以針為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