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彌太郎是日本生活美學大師,曾任日本《生活手帖》雜志總編輯,代表作有《100個基本》《自在的旅行》等。松浦彌太郎在新書《關鍵是品味!》讀者見面會上,分享了自己對“品味”的看法。公眾號“中信出版集團”刊登了他分享的內容。
松浦彌太郎認為,所謂“品味”,首先需要“選擇”和“判斷”。“選擇”說的是從眾多選項之中選出什么,有時候也可能因為沒有適合自己的選項,所以必須從零做起。“判斷”也不簡單,我們不能隨波逐流,每天都需要依據正確的信息、知識、敏銳的觀察,鼓起做決定的勇氣。很多人覺得穿最流行的時尚服裝,就是“品味好”,但松浦彌太郎覺得,雖然善于搭配服裝會讓人感覺品味好,但這不是好品味的根本條件。好品味是說,在和別人相處時,說話的方式、時間和金錢的運用方式等,能給人留下好印象,這些包含在生活細節中,只有一項并不夠。
松浦彌太郎推薦了一些提升品味的方法,比如多關注文化遺產、多去美術館以及多閱讀等。他認為,要磨練品味,就要接觸好品味的事物。在日本,比起參觀一些時尚流行地的商店,更值得去的是美術館。他自己就意識到,在擁有好品味的空間中,自然會聚集好品味的人。你會驚異于這些人的優雅舉止,還可以學習到“原來這樣的東西可以這樣搭配”。
在好品味的背后,和普通人相比,松浦彌太郎會顯得有些“怪”。比如,他會一周買一次花;兩周剪一次頭發;每天下午五點半結束工作;七點和家人用餐;九點準時睡覺;周日五點起床晨跑;洗車沖澡吃早餐;周日八點熨燙下個星期的襯衣手帕,常年如此,呈現出修行一樣的規律性。松浦彌太郎解釋說:“人一旦拼命地做一件事,就會變得很‘怪’。而大家都非常喜歡‘奇怪’的東西。”他認為好東西就是“奇怪的東西”,因為所有人都擁有正常和異常的部分,如果有和自己正常的地方相比“奇怪”的東西,很多人便會無意識地受到吸引。這也就是好品味會讓人喜歡的原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