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重視治未病,腦中風是一個危急重癥,一旦發病,重者喪命,或造成終生殘疾,變成廢人;輕者也常留下后遺癥,對病人、對家庭乃至社會都是很大的不幸。所以,預防、減少發病,重視“治未病”更顯的意義重大。他利用自己現代醫學出身的根底和多年的臨床經驗,借用唐代詩人許渾《咸陽成東樓》中“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詩句,來形容腦中風和自然界的刮風下雨一樣是有先兆的,并總結出了30條中風先兆表現和原因,描述的比較詳細,通俗易懂,可資參考。并且還用心良苦的搜集了三個防治的小方劑驗方,這三個驗方出自中醫名家之手,故抄錄如下,以供諸君參考。
①桑鉤湯:桑寄生12g 鉤藤15g 竹茹6g 陳皮12g 半夏10g 云苓12g 甘草6g 水煎服。本方出自中國中醫研究院(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趙金鐸老大夫之手,可看作是二陳湯去烏梅、生姜,加桑寄生、鉤藤、竹茹,高院長用于治療肝腎不足、風痰內阻的中風先兆。
②熄風湯:全蝎10g 天麻10g 南星10g 僵蠶10g 陳皮6g 水煎服,以黃酒為引。本方出自山西省洪洞縣名老中醫范仰五先生,可看作是牽正散的加減方,似更接近五虎追風散(史全恩家傳方:蟬蛻、天南星、明天麻、全蝎、炒僵蠶、朱砂)。高氏將此方制成蜜丸用于預防如治療中風,有效率在75%以上,并有降壓、降血脂、醒腦化痰的作用。
③小中風湯:丹參12g 草決明15g 石決明12g 血蝎10g 赤芍12g 鉤藤10g 水煎服。本方出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任應秋教授,高氏臨床觀察中發現該方有緩解中風先兆和改善血粘稠的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