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17個字,胡老講:葛根湯的組成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為何以葛根名湯?是張仲景為了突出“項背強(qiáng)幾幾”這一主要癥狀,再從葛根湯的用量上,葛根四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依次主治項背強(qiáng)、無汗、惡風(fēng),與經(jīng)文先后順序一致。這是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冠以“太陽病”是提醒醫(yī)家此病還處在感冒的表證階段,類型可以是“傷寒”,也可以是“中風(fēng)”。但太陽病見“惡風(fēng)”,又頗像桂枝證,然桂枝證是“汗出”,此是“無汗”,何意?本條經(jīng)文以“惡風(fēng)”代替太陽病的惡寒,反映出表證有化熱苗頭(風(fēng)為陽邪),但尚未形成熱像;
第三層意思:無汗與惡風(fēng)相連,含義深邃,這是表證漸趨化熱的動態(tài)描述。同時,首揭“太陽病”,煞尾用“葛根湯主之”,恰是太陽病將入陽明病(或者陽明里證外合太陽表證)的一個過渡階段。
總之,張仲景這17個字告訴醫(yī)者:此三個癥狀,“項背強(qiáng)幾幾”是為突出主證而設(shè),故列為一;“無汗”反映出病起于“傷寒”或者說屬麻黃證,但病勢在變化,已漸漸失去表“寒”之典型征象,而出現(xiàn)化熱之“惡風(fēng)”,想必張仲景在此動了一番腦筋,故起首曰“太陽病”,而不曰“傷寒”。這是經(jīng)文的含義。
運(yùn)用到臨床上,大凡項背僵直不柔和的病人,如頸椎病、頸性頭痛、眩暈、背痛等等,都可以考慮用葛根湯為主加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