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這條首先是講太陽病,體征產生“項背強幾幾”,強者津液聚結于外有余之象,而汗出會消耗津液,這兩者看似矛盾,所以仲圣在此用了一個反字。太陽病有汗出惡風是桂枝湯證,津液集結之項背強不隨汗出而減,說明此津液已經凝聚成痹了,所以不得隨汗而出也不得陽極返陰,于此加用了葛根。再看:(3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這條證與上條同而不同者是此條無汗,無非因無汗而加用了麻黃。麻黃與桂枝甘草合用意在解表出汗。再看下條:
(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這條有一個自下利證,是太陽與陽明合病的下利。太陽是宣通敷布陽明精氣于氣交生化的,病則影響陽明精氣的布化,形成傷寒中風等證,因而陽明精氣會被太陽加量外調,然而此條出現了自下利,陽明精氣未經上奉而下泄。陽明精氣奉上而后的漏泄責在太陽,未上奉而下泄責在陽明。陽明中寒,會導至水谷不得化,會有下利清谷之病,藥用四逆湯之類。此處之下利是因為陽明精氣利用力不足而有因太陽病表痹而至水精下泄。而此處用葛根,葛根藥性是甘平,不具溫化作用,甘者潤也,平者涼也,主收合,葛根本多津液,具有蓄水之性。本經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消渴是水精之氣在向外不正當消耗而導致機體利用不足。身大熱是陽氣盛于外而不得正常內返。嘔吐是胃中氣機上逆,諸痹,說明機體有痹著不通之病。起陰氣,陰根在上,出于太陰之收合。綜合傷寒論與本草經看葛根的用法:葛根能開津液之結聚成痹與收合利用陽明精氣使其正常潤養身體,不至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