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可試用驗方雞鳴散. 木瓜20克檳榔20克陳皮10克紫蘇10克生姜10克吳茱萸10 克桔梗10克
隔宿煎服,次晨五更空腹次服. 一周七劑 .七劑 為一療程
摘錄劉渡丹用雞鳴散治風心病伴心衰 下面再談談“寒濕腳氣”與“腳氣沖心”的問題.
由我校編撰的《 名醫經驗錄》,內有宋孝志教授臨床治療寒濕腳氣總結一文,
驗之于臨床,其實用價值為高,應當加以推廣. 在治療心衰水腫過程中,
宋教授尤其對風心病心衰的辨治, 有其獨特見解和經驗.他提出以開肺散肝,溫散寒濕之法,
治療風心病心衰水腫,而并不刻意單純消腫利水.并推出以“ 雞鳴散”為主方,苦降酸收,
溫散寒濕.數十年來,他以此法, 治療了許多風心病心衰的病人,收到了顯著的療效,
曾被周圍許多的醫患,稱為治療水腫一絕.宋老認為, 風心病心衰的特殊發病機制是:
初期為風,寒,濕三邪合而為病, 尤以寒濕為重.因寒濕困阻肝脈,流注于四肢關節,久則經絡痹阻,
寒濕凝滯,氣血失和,發為水腫.因肝為心之子,母病及子, 故久病寒濕上沖于心,旁及于肺,
而見心悸,喘憋等證. 治療當以開上導下,溫經散寒,宣降濕濁為主.并以此為機理,
選用雞鳴散為主方. 雞鳴散一方,出自于宋代朱君輔的《類編朱氏集驗醫方》一書.
原為治療“濕腳氣” 兩腿腫之要方,組方以“著者行之”為原則,以檳榔,橘皮,木瓜, 吳茱萸,
柴胡,蘇葉,桔梗,生姜行氣降濁濕,化寒濕. 方中諸藥均以氣為勝,因治腫必治水,治水必治氣,
氣行則水散. 方中蘇葉溫散風寒,桔梗開宣上焦,橘皮開中焦之氣, 吳茱萸泄降寒濁,
檳榔重墜至達下焦,而成三焦同治. 同時木瓜配吳茱萸,可平沖心上逆之氣,而使濕邪不得上沖.
總之, 諸藥皆主以氣,使寒濕之邪,或從汗出而解,或從下利而出.
必須強調此方宜在雞鳴五更時,冷服為佳,以從陽注陰,從陰解邪. 加減之法:寒重加附子;
心陽虛加桂枝;痰中帶血加小量桃仁; 水腫較甚加茯苓,澤瀉;婦女月經不調加香附,桃仁,
益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