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wǎng)上查到17篇資金管理的文章,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
價格預測,可以幫助交易者決定入市時站在哪一邊,買還是賣。
時機抉擇,幫助交易者決定何時做,確定具體的出入市點——何時行動、怎樣行動。
資金管理,決定買入或賣出的金額。良好的資金管理體系大大提高了投資者的生存能力,使投資者能夠冷靜面對市場的各種風浪,避免因為一次意外而導致股票投資生涯結束的惡果。
通常我們在談到股票投資技巧時,往往過于強調(diào)預測的準確度,而忽視了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我們的認識都有不完善的地方,過分迷信分析預測的完美性,將會給實際操作帶來巨大的災難,而良好的資金管理有利于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資金管理是一個被大大遺忘的角落,而在成功的股票交易中這一點卻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市場專家其實是靠在市場中的交易和資金管理來賺錢,而不是因為他們預測正確了才賺錢。作為一個自律的投資者,需要知道為什么和什么時候進入市場,什么時候出場,什么時候止損,什么時間不止損,需要平衡自己的風險和把利潤最大化。一個好的交易系統(tǒng)包括了進場點、出場點、買賣參數(shù)、買賣量和資金管理方面的內(nèi)容。
用過去的趨勢預測未來,本身就有先天性的缺陷。同時,當所謂的趨勢形成時,再全倉追入,就無法在低位拿到足夠的籌碼,會形成天然的買入成本過高,而這造成了日后潛在虧損可能的巨大風險。另外由于追隨趨勢,等到趨勢反轉(zhuǎn)時再賣出,也往往已經(jīng)太晚了。
交易技巧與資金管理應配合運用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技術分析和基本面情況應該熟知,在此基礎上,資金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投資者的生死存亡!市場風險莫測,縝密的資金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小散戶必須嚴格控制手中的資金。
股市里死掉的,大半是聰明人,越聰明的,死得越快。
市場的節(jié)奏,只有一個:買點買、賣點賣。買點,總在下跌中形成,但恐懼阻止了你;賣點,總在上漲中出現(xiàn),但貪婪阻止了你。持股與持幣,才是更重要的操作。市場的買賣點是生長出來的。它需要看。
趨勢系統(tǒng)(潘注:死都不賣)在盤局情況下會虧錢。而區(qū)間交易的系統(tǒng)(潘注:在市場處于價格波動區(qū)間[箱體震蕩]狀態(tài)下,反復低買高賣)在趨勢行情時表現(xiàn)不佳。假如你用趨勢系統(tǒng)、區(qū)間系統(tǒng),同時交易同一品種。這兩套系統(tǒng)結合所產(chǎn)生的資金曲線圖會比單一系統(tǒng)的資金曲線圖要平滑。不要擔心在同一時間,一套系統(tǒng)是多,還有一套系統(tǒng)是空。將所有的系統(tǒng)指令放入你的帳戶。結果反應的是所有系統(tǒng)的整體表現(xiàn)。假如兩套系統(tǒng)在同一時間一個看空,一個看多,就應忽略信號,等待下一個信號。
如果你每一次價格的短期波動都變成了利潤。你在這個市場上的最大利潤就是短期波動所產(chǎn)生的利潤+這個市場年的平均升幅所產(chǎn)生的利潤。這也是市場所能給出的固有的最大利潤。一個成功交易系統(tǒng)就是追求市場所能給出的固有的最大利潤。不要去追求超出市場所能給出的最大利潤。如果去追求,其結果將冒有很大損失的風險。很多短線投資者為什么有時虧損累累,有時大賺,就是這個原因。
價值投資的策略是在價格低于價值時買入,在高于價值時賣出。趨勢投資的策略是,預期在買入后能以一個更高的價格賣出而獲利,或者預期賣出后價格進一步下跌而規(guī)避損失(或者獲取盈利)。趨勢投資短期內(nèi)完全可以做到收益大幅優(yōu)于價值投資策略。
一年的盈虧表上幾次大單的盈利足可以抵消數(shù)次小的虧損,結果仍達到了良好的盈利水平。其原因就在于資金管理得法。
從概率的角度看,只有完成相當次數(shù)的交易,能夠在市場中能長期生存,才能反映你的交易體系真正成效,不能只看某幾次交易的盈虧評價交易業(yè)績的好壞。
獲利預期至少要達所承擔風險的三倍的水平才可考慮開立頭倉。
資金管理是指資金賬戶的資金配置問題,包括總體風險測算、投資組合的搭配、投資的報償——風險比以及設置保護性止損指令等內(nèi)容。
多數(shù)成功者會告訴你,全年算下來有40%的盈利交易就很不錯了,那么他們的成功自何而來?成功的秘訣就在于良好的資金管理。
股票投機活動就是資金之間的較量,所以資金管理極其重要。股民的最終失敗就是不重視資金安排。
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都是資金博弈市場,主動權是生命權。在這個市場上,誰的資金大誰就是贏家的市場。中國股市大贏家的特點,是操縱股市。大戶讓自己的資金局部大過莊家,是獲取利潤的唯一方法。小散戶想做贏,要管理好自己的資金,踏準節(jié)奏。
炒單交易法:快進快出,抓取每天價格波動里的波紋式的極小差價,以量求勝的交易手法。
好的資金管理,才能保證資金積累的長期穩(wěn)定。對于大資金來說,最后比拼的,其實就是資金管理的水平。自己的資金,一定不能交給別人管理。
資金管理中必須要有風險控制機制。處于盈利狀態(tài)時,可以依據(jù)原來的操作計劃,逐漸地分期分批獲利了結;處于虧損狀態(tài)中,并確認趨勢轉(zhuǎn)向時,要一次性果斷清倉離場。
我們到股票市場上是來贏利的,在訂出贏利的目標時,我們首先要考慮如何控制風險,把風險降到零,不打無把握之仗。 只有在零風險前提下才能去追求利潤最大化。
投資中沒有人能百戰(zhàn)百勝,即使最好的交易系統(tǒng),最后也會產(chǎn)生一連串的虧損。沒有方法可以回避這點。下任何一張單,風險/獲利的比例至少應該是1:3。關鍵是在判斷失誤時,要能憑借完善的資金管理使資金不受損失或少受損失。所有的交易都要事先設定止損計劃和止損標準,對虧損的金額千萬不能用加碼來攤平成本,而應果斷及時地止損出局。必須將損失限制到占資本的小部分比率,防止毀滅性風險。假使在每筆交易上冒太大的風險,成功的機會就能是零! 每一筆交易根據(jù)你的交易方法及帳戶規(guī)模訂出所能容忍的最大虧損。每日或每次買賣,都不能損失百分之五以上。
20%的虧損需要25%的盈利來達到盈虧平衡,相對來說容易一些,40%的虧損需要66.7%的盈利,要達到很難,而虧損50%以上就需要100%的盈利,幾乎是不可能扭虧了。明智的投資者,20%的損失應該是虧損的極限度。
在虧損時,資金管理不善,不僅會倒出所賺的利潤,而且還會把老本搭進去!不設定合理的止損,不能或不愿去接受較小的虧損,一直固執(zhí)地堅守,越虧越大,就會被迫斬倉出局。
失敗的交易員的最大特色,是出現(xiàn)意料外的大額損失。控制損失最主要的心理障礙是自我,我們不愿意接受失敗。因為它代表承認失敗。有時候我們不接受應該接受的損失,而市場拉回使我們得以解套。這樣只能使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轍。結果只能是讓原本可以接受的損失變得更大。
保本最重要,不能傷筋動骨。每回出錯,都停下來,讓自己冷靜,檢討出錯的原因所在,從新部署,看準時機入市。
到了市場里,贏輸就是唯一標準。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人,在投資初期,首當其沖的是保全自己的資金,掙錢其次的事!
盡管我們喜歡風險投資,但我們投資時必須謹慎,因為我們并不富有,孩子們還在上學,家還要養(yǎng)。市場上任何粗心和不慎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
若能在資金管理方面謹慎從事,出現(xiàn)虧損時及時止損,就能為以后的交易留下一定余地。保存實力是股票市場中生存的關鍵,也是最終取得勝利的關鍵。
心里預期上的障礙:當投資者在期市上有蠅頭小利的時候便沾沾自喜,既不從實實在在的基本面上考慮也不從技術面上考慮,完全憑自己的直覺進行盲目操作,不能辨別價格變化與市場走勢的關系。
要不斷測算和修正風險收益比率,每次交易開始前的風險收益比率的比例應定為1:3,在交易中,如果風險收益比率的比例在1:2以上的屬于正常范圍,一旦突破這個界限,并且接近1:1的風險收益比時,要堅決退出。
要做到輸就輸?shù)纳伲A就贏的多。當你的交易獲利時,保護你贏得的利潤。假如我的保證金只有4000美元,現(xiàn)在帳上盈利已達到3000美元,我會及時抽身,以擴大我的帳戶資金。如果帳戶資金是30000美元,而盈利只有3000美元的,就應該盡可能地擴大盈利份額。因為獲利了結部分只占總資金的一小部分,而小散戶可以做到資金翻番。使用多重固定利潤目標,要比在反轉(zhuǎn)信號出現(xiàn)時出清所有部位要更具有獲利性。
10元買進1000股,9元再買1000股補倉,最后自己計算如下:持有2000股平均成本9.5元。于是當股價反彈到9.4元的時候,他是不會對股票做出操作動作的,因為他覺得股票的成本還沒到。其實這時候他該做的是最少要平掉1300股的倉位,然后看看股票走勢再說。因為他必須這樣想,后期的補倉動作已經(jīng)救出了前期的幾百股的資金了。如果這時候出來的話不管股價下跌或者上漲,他都有擁有操作的主動權。
資金鏈斷裂對任何交易都是悲劇。“滿倉者虧損,空倉者贏利。”很多散戶并不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很難接受這個觀點。
大多數(shù)新股民都是在好行情時入市的,所以開始都會有些甜頭,然后忘乎所以,滿倉操作就告套牢。
在一個單邊上漲的行情下,一個滿倉操作的新股民在低位買進股票,他又在高位賣出了股票,很顯然這個交易者得到了“超級利潤”。成功的交易者可能因倉位較輕和不斷賣出的交易策略,得到的利潤要小于一個滿倉操作的新股民。滿倉操作者得到的“超額利潤”是靠運氣得到的。這是一個偶然事件但不是必然事件。成功的交易者雖然得到的利潤少,但他做的是一個必然事件,每一次交易他都能得到這樣的利潤,而且在市場上總是贏利而不虧本。
我們不完全否定全倉操作,但具有一定資金量的穩(wěn)健型投資者,必須學好分倉操作這一課
如果你能百分之百看準后市,還談什么倉位控制?每次都全倉進出好啦。問題是后市是不確定的。倉位控制是風險控制手段。倉位控制就是,將資金分成很多份,在底部放巨量時買入,越跌越買,使手中投資成本平均價格攤低;在獲利2.5%時減倉,越漲越拋。金字塔分配法則是較好的選擇,因為在攤低持股成本方面和最大化利潤率方面,金字塔分配法都比等份分配法來得更穩(wěn)健。越跌越買的策略可能會導致血本無歸,因此一般應該設置較嚴格的止損位。
這里要明確的是,資金越大,每次交易金額要越小。實際上根據(jù)有經(jīng)驗的投資人建議,大戶每次買賣不會超過總資金的3-5%。小的投資者每次做單只好加大籌碼。
5萬的人可以把資金分為:2萬和3萬。也就是說你只有兩次的交易機會。當你判斷一個股票后勢將可能上升,那你就要找到合適的價格買進。如果你的第一筆2萬進去了,而且股票當天就上漲讓你盈利,那請記住,你接下來要做的是這筆單明天或者過幾天你要了結盈利走人。而你的3萬只能空倉!記住,只能空倉!你不能把這部分資金再去做其他的股票!只要做到了,你的虧損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市場上投入的資金應限定在總資本的50%以內(nèi),防止在一類市場中投入過多資金。這樣既可以保持資金的流動性,又可以防止資金周轉(zhuǎn)不靈而錯過更好的投資機會。
世界上所有的賭場都限制賭徒下注的最高限額,一來是控制賭徒的損失,減少負面影響;二來也是控制賭場自己的風險,不使賭場由于賭徒某一次偶然的運氣,大額下注給賭場帶來風險。一個好的專業(yè)投資者應該限制自己每次的交易金額,因為你是無法預測你下一次的交易究竟是盈利還是虧損的。國外的專業(yè)教學實踐中,允許你在市場中多次、少量地虧損學習經(jīng)驗,但是不允許你出現(xiàn)一次大額的虧損。
在一個輸贏概率為50%的市場,我們對各種倉位的概率做一次統(tǒng)計,看看那一種倉位勝算最高。輸贏規(guī)則如下: 買進一只股票,當股價上升5%,贏利5%止贏出局,算你贏利一次。買進一只股票,當股價下跌5%,輸?shù)?%止損出局,算你輸?shù)粢淮巍.斈爿斠淮螘r,下次用資金加倍法買進股票,如果再輸,再加倍資金,這樣可以提高贏利概率。把資金分的份數(shù)越多,就可以大大提高資金的勝算率。
資金被分的次數(shù)越多,你的勝算率就越大,但是每一次收益率就低。當資金被分到15份時,你的勝算率就提高到了93%,但你每次的收益率就降到了6.67%。當資金被分的次數(shù)再增加,勝算率增加不多,但收益率卻不斷地下降。從中,我們得到資金被分成15份是一個合理的數(shù)字。投資者尤其在進入市場的初期,特別需要的是投資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掙錢是其次的事。不斷地向市場學習的同時,自己的資金也不會傷筋動骨,當你的經(jīng)驗充足,就能充分展現(xiàn)你的才華。
“散”:大多的散戶覺得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比較安全,一打開賬戶,股票一堆。不知道什么時候買股了。
“亂”:亂指的是亂操作、亂補倉,最后他們看到的只不過是賬戶里的平均價格了,都不知道自己分別在什
歷史上最偉大的投資家杰西·利弗莫爾(暢銷書《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作者)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成功后,最終在1929年到1932年的股災中損失巨大,離開了市場。
日本住友商社的巨額虧損,世界著名的日本大和銀行、英國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的倒閉,以及由世界金融天才索羅絲發(fā)起的“量子基金”全軍覆沒,都與成功交易員失去自律意識和忽視資金管理有直接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