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熱
程氏針灸_程凱中醫科 主任醫師
北京大誠中醫針灸醫院
發布時間:2015-12-03 00:31 閱讀量:1647
幫助患者
258
感冒發熱
人為什么會得感冒呢?讓我們從中醫角度上來分析一下吧。
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季節更替是很正常的現象,中醫學中把這些變化歸納為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一年五時氣候變化各有其主氣,也就是各有其規律:
春——風
夏——暑(火)
長夏——濕
秋——燥
冬——寒
注:長夏指夏秋之變(農歷六月)陰雨季節,此時濕氣最重。
正常情況下,六氣是不會傷人的,但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六氣則變成了六種傷害人體的邪氣,稱為六淫,致人感冒。
一種情況是氣候變化異常,超出了人體能夠調節的范圍,例如冬季過于寒冷,或應寒反不寒,當然這還要包括人自身的異常調節,例如夏天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里,或是冬天穿著過少,不注意保暖等情況;
另外一種情況則是人體自身正氣過于虛弱,不適應自然界的正常氣候變化。
六淫之中以風邪為首,在不同季節,風邪往往與其他當令之時氣相合而傷人。一般來說,冬季多風寒,春季多風熱,夏季多暑濕,秋季多兼燥氣,梅雨季多夾濕。
我們可以形象地把感冒的發病過程比喻成一場攻城守衛戰。外來的邪氣為攻城之敵,自身的正氣為守城之軍,如果自身正氣充足,則城防堅固,退敵于須臾;如果自身正氣虧虛,來犯之敵過于強大,則城潰于頃刻,外邪直中臟腑;而多數情況下,敵我雙方會在城防之上展來拉鋸戰,此時就出現了惡寒、發熱等感冒癥狀。
此時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一個戰場動員會,激發士氣,一鼓作氣,擊退敵兵。也就是通過振奮護衛肌表的陽氣,而趁邪未深入之時驅邪外出,迅速緩解癥狀,恢復健康。
這里就教給大家一些簡便易行的振奮陽氣、防治感冒的辦法。
(1)惡寒嚴重搓大椎
低頭時,摸到頸后突起最高的高骨,在這塊高骨的下方是大椎穴。在中醫針灸理論中,大椎為督脈之穴,督脈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的作用,故督脈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大椎穴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被稱為“陽中之陽”,具有統領一身陽氣的作用。所以搓摩大椎可貫通陰陽,強壯機體。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針灸、按摩大椎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如果自覺感冒襲來,有了一些頭暈、頭痛、鼻塞等前驅癥狀,可以用手掌搓熱頸后的大椎穴,以皮膚發熱發紅這度,幫助振奮陽氣,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熱水澡,那么就用熱水多沖沖這個部位吧,哪怕只用熱氣騰騰的毛巾晤晤大椎,都有防治感冒,緩解癥狀的神奇效果!
(2)發熱明顯刺大椎
如果發熱明顯怎么辦呢?還是大椎穴,不過刺激方式變成了刺血,可用三棱針或采血針在大椎穴局部點刺幾個出血點,然后加個拔罐。前面說了,大椎是督脈上的重要穴位,是陽脈會聚于督脈的地方,通于一身之陽,此處刺血,可泄郁滯于經脈中之熱,此時的熱就不是人體的陽氣了,而是郁熱的邪氣。
除了刺大椎外,耳尖刺血退熱的效果也十分明顯。
(3)輕微感冒點風門
如果只是輕微感覺風邪,癥狀不很嚴重,惡寒發熱均不明顯,則可以點風門穴。
從大椎向下數第二個突起的高骨下,至肩胛骨內側邊緣的中點處,即為風門穴。被治者取坐位或俯臥位,施治者雙手同時用力點按兩側風門穴,亦可用手掌小魚際垂直上下搓熱本穴,以穴位局部皮膚發紅為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