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群(樂益行新竹志愿團隊志愿者)
我們也習慣做公益了,公益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社會將會更加美好。
我是一名新竹社區的居民,也是一位志愿者,去年我獲得了優秀志愿者的稱號,這引起了很多人的羨慕,他們經常跟我聊起這事,其實當初報名做志愿者也是抱著利用業余時間,能幫就幫的想法,也是要感謝緣分,讓我遇到了樂益行在新竹社區招募志愿者,說真的,沒加入樂益行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退休后,要做些什么事情來打發自己的時間,找不到興趣,也提不起精神。自從加入做志愿者后,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盡管有時候做到事情挺簡單,也就是在小區擺臺招募志愿者,協助做做活動,或者去到老人家聊聊天,但這些都讓我有精神了起來。
我參加公益活動已經有兩年了吧,給我印象深刻的事情非常多,我也不不知道講什么好了,就說說去年5月份舉辦的是“跨越半個世紀的聚會”的事情。
當時樂益行社工小粟跟我說,我們經常去探訪的“云姐”想辦一場聚餐,讓我那天去做菜,我說好啊,云姐也是我們社區的,從小患了類風濕,導致肌肉萎縮、行動不便,不能像常人一樣工作、生活,但是她一直積極樂觀,例如向青少年推廣閱讀中外優秀文學作品,做了很多事情,被稱為“廣西張海迪”。這種事情肯定是要幫忙的,畢竟云姐不容易,她們同學相隔多年很難得一次聚會,至于買菜做飯,這個我在行。
然后,我和小粟,還有叫上另外一個志愿者阿姨,一起去云姐那里了解詳細的情況:比如說來多少人啊,他們吃得了辣嗎,有什么忌口的,具體在哪里吃,在哪里開火做飯等等,看起來繁瑣細致,其實真正聊下來也就是半個小時,這也讓我想到小時候,村里的紅白喜事,街坊鄰居一起幫忙做飯的場景了,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到了當天早上,我們幾個人早早的就趕過去了,聽說小粟還要叫上幾個志愿者,我想了想,說了別叫太多了,有我們幾個就行了,畢竟是聚餐也不用太多人,于是,我們按照羅列好的菜單去買菜,回來大家動手來做菜,云姐的老同學有來的早的,有來的晚點的,來早點也和我們一起動手做菜,整個過程還是挺順利的。
(穿綠色制服的為李阿姨,她正在詢問云姐的老同學對今天的飯菜是否滿意)
云姐那天開心極了!歡聚之后,云姐和她的同學們都特別感謝我們樂益行社工和志愿者,同學們說:“有了社工和志愿者幫忙照顧,他們感到很放心,能在新竹社區生活實在太幸福!”胡阿姨說:“幫助別人是種習慣,自己從中獲得的快樂是無價之寶!”其實,我們也習慣做志愿者了,感覺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這一次能夠收到具有特殊意義的感謝,我們內心也很快樂。
樂益行在八月份舉辦兩周年生日,同時李阿姨也在8月份過生日,于是大家也為李阿姨準備了一個慶生環節。
南寧市文明辦的王主任和李阿姨合影,李阿姨獲得優秀志愿者榮譽證書。
部分新竹志愿者團隊的合影。
李阿姨:“我覺得做公益挺好的,尤其是在大家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自己的附近區域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社會將會更加美好。”
由社工粟倩如推薦
本文根據李阿姨口述整理
益排版 | 益行菌
益審核 | 王靜
你不一定要點藍字關注我的
公告聲明: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