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懷牛膝30克,黃精、車前子各20克,決明子、代赭石、鉤藤各15克。
加減:Ⅰ期患者如肝火偏旺者,加龍膽草、黃芩、梔子、木通、生地黃、白芍、甘草等以清熱平肝潛陽;Ⅱ期中陰虛陽亢者,加天麻、杜仲、桑寄生、益母草、夜交藤等以育陰潛陽;肝腎陰虛者,可加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等以滋養肝腎;Ⅲ期患者,已有心腦腎損傷,當配伍熄風、豁痰、化瘀、通絡之品,如地龍、法半夏、何首烏、女貞子等。
【適用病癥】
高血壓病。
【用藥方法】
每天1劑,水煎,分早、午、晚服。連用1個月為1個療程。
【臨床療效】
此方加減治療高血壓病82例,舒張壓下降10mmHg以上,并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mmHg以上24例,舒張壓下降不及10m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下降10~19mmHg,但未達到正常水平,或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30mmHg以上者48例,未達到上述標準者10例。總有效率87.8%。
【病案實例】
某女,58歲。頭暈頭痛已10年,時輕時重,反復發作,近日癥狀加劇。診見:急躁易怒,時而汗出,舌紅、苔黃,脈細。檢查血壓180/98mmHg。此乃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治宜平肝潛陽、滋養肝腎。方用平肝降壓湯加天麻、生地黃、枸杞子、炒杜仲、夜交藤、茯苓各15克,白芍、山藥各20克,菊花10克,桑寄生12克。
服藥10劑后,頭痛止,頭暈減輕,時而煩躁,睡眠好轉,舌紅、苔薄黃,脈弦細。血壓169/93mmHg,上方稍作增減繼續服藥2個月,諸癥狀均消除。自述精神好,能做家務,血壓142/67mmHg。要求隔天服藥1劑鞏固療效。半年未復發。
【高血壓的哪些事說明】
中醫學認為高血壓病的產生是七情所傷、飲食失節和內傷虛損等因素導致的肝腎陰陽失調。治療上當以治虛為主。平肝降壓湯藥方中的懷牛膝擅長補肝腎,通經絡,引熱引血下行;代赭石鎮肝熄風,平肝陽清肝火;黃精補腎益精,益氣滋陰;鉤藤平肝熄風降壓,清泄肝熱;決明子補腎降壓;車前子利水清熱明目,能去肝中風熱。諸藥合用,共奏滋陰潛陽、平肝熄風、降壓通絡之功。